“娘娘既已決定,微臣理當應從。”
“既如此,你去寫個章程來,行善積德的事,本宮不欲為難你們,按照你們希望的方式來,若是不想給百姓診病,也可以讓民間的大夫帶病人來,你們從旁指點。”
能進宮當太醫的都是家學淵源之輩,只怕自恃身份,不肯落架子給百姓看病。
晏子歸話是這么說,心里卻想著,醫者父母心,若是自恃身份孤高,不愿意給平民看病,這樣的品性,也不值得信賴。
“醫者仁心,患者無身份差別,娘娘慈心,乃天下人之福。”
比起前朝官員們爭得烏眼雞一樣的條例,晏子歸做的兩件事都悄無聲息,一是讓太醫義診,二是讓慈幼局出面,在京城幾個大的平民街區,開設娘子學習班。
三歲到十歲的女娘,送過來識字數數,還包一頓中飯和點心。
百姓不一定希望送女娘去學習,但是能得一頓免費的飯和點心,那是甘愿的,省了一口糧食,家里就多一口余裕。
晏子歸對外的理由都是給陛下及兩位皇子行善祈福,時下多金的主家娘子都喜歡這么做,沒有引起異議。
起始的錢都是晏子歸的私庫出,周洄聽聞后要給她金銀,晏子歸笑問他瞧不起誰,“難道我連做這點事的錢都沒有,還要看陛下的。”
“我是錦上添花。”周洄只要她不沉浸在兒子身體不好的郁悶里,愿意做些事,花多少錢都可以。
“我有章程。”晏子歸笑道,她既然挑頭做這些事,自然也會開個口子,給城中貴婦依附討好的機會,捐金自然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前期她得先想好框架,錢財的來源,花銷都要規矩明白,這兩樣注定是花錢沒有回報的,
只一味的投錢不管理,她也不是冤大頭。
淑太貴妃聽聞皇后的舉動,特意來說,她們身邊還有點余錢,這種善事,也想跟著娘娘揚揚名。
往常遇上什么天災人禍,后宮也是要表示的。
晏子歸說這事不急,反而和她說起另外一件事,畢竟一位長公主,兩位親王都到了要談婚論嫁的時候,“我想著也該請各家進宮來看看,讓太貴妃和太妃們多聊聊多見見,才能定下合心意的親事。”
淑太貴妃立即笑道,“那自然好,實話說她們也催我,想知道娘娘是怎么個章程,我讓她們放心,娘娘再穩妥不過的人,肯定都記在心里。”
“那我讓女官們擬定名單后,再送去給你過目,若是有我疏忽的人,你就在后面添上。”
宮中邀約,就是放出信號,晏子歸催周洄,“你既然愿意跟姑母親上加親,就讓蘭大人去問一嘴,知道姑母的意思也好提前安排,先通個氣,不然真等孝期結束,什么事都耽誤了。”
“他怕是不愿意。”周洄思忖,“你把他娘子叫進宮,讓她跑一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