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珠帶著女兒去公主府看婆婆。
皇后的話她與蘭司鈺說了,蘭司鈺讓她只傳話,旁的什么話都不要說,陛下愿意給母親體面,一切看母親的意思,反正他們就是親戚,到時候去吃酒席就行了。
長公主穿著道袍,到底是清減了,蘭心宜乖巧地依偎著她,“祖母要好好吃飯,瘦了心宜會心疼的。”
長公主摟著說好好好,祖孫兩親熱好一會,長公主才拍著她,“去找你小姑玩去。”
婢女把她帶走,胡彩珠才說起昨日進宮,皇后張羅著要給公主王爺選親,陛下想著母親,“著我來問問母親的意思,泰安公主和李珺正好歲數相當呢。”
“泰安啊。”長公主沉思,泰安是很好,“就是讓淑妃養的驕縱了些,聽說還學了拳腳功夫,公主本就盛氣凌人,再動輒打罵,不太好。”
“那我去回絕了娘娘?”
“不知道皇后娘家的妹子。”長公主還是看好晏家。
這點恰好晏子歸和胡彩珠說了,“娘娘的親妹已經定了人家,還有一個堂妹,但是我想著,堂妹到底差些意思,怕李珺不愿意呢。”
“怎么定的那么早,我記得她妹妹年紀還小呢?”長公主問,不是猜出來她想結親,故意先定下吧。
“是丁相做的媒,說的也是自已學生家的弟子,聽說丁相當上宰相,晏家去道喜的時候就提出了,可見是早就想好,只是缺個機會提,兩方都是知根知底,肥水不流外人田。”胡彩珠道,晏子歸當上皇后那天起,晏家未定親的子弟就都是熱俏貨。
有機會就開口,能定下就定下,不會拖延的。
“可惜了。”長公主嘆氣,“你也知道,駙馬死了,李家那大一攤子就指著李珺,幫不上什么忙還要拖后腿,如果不給他找個強勢點的岳家,只怕我死后,他就沒好日子過了。”
胡彩珠只笑,并不應話。
好在長公主也知道自已大兒子的性格,要指望他去照顧同母異父弟弟的雞零狗碎,肯定是不愿意的,長公主所希望的不過是她死后,兩兄弟碰上要命的事能互相拉扯一把,不要看著對方去死,她就心滿意足了。
“那還是泰安吧。”長公主想,泰安強勢不是壞事,能擺臭臉,那更好了,她錯就錯在當初因為是二嫁,太給李家臉了。
“也不用你進宮說,我遣人去跟淑妃通個氣。”長公主想,她家是男孩子,該主動殷勤些才是。
淑太貴妃收到長公主送來的花簪,層層米珠配以青紅寶石金葉子,做工精巧,華貴非凡,她瞧著花簪發呆。
“長公主府其實挺不錯的。”宮人勸道,“公主嫁到姑母家去肯定自在,娘娘也是看著李珺長大的,清俊不說,性格文雅,和蘭大人惹禍的性子大不相同呢。”
“蘭司鈺能惹禍,那是先帝爺縱容的,都是長公主的血脈,在陛下心里,蘭司鈺和李珺,那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淑太貴妃心中,李珺有他的優點,也有他的缺點,并不是一個能欣然接受的完美對象。
泰安恰好進來,撲在淑太貴妃身上,“母妃想什么呢?”
“看,這是你姑母給你送的發簪,喜歡嗎?”淑太貴妃拿花簪給她看。
“還不錯。”泰安只看了一眼就挪開。
“那給你姑母做兒媳婦好不好?”淑太貴妃問。
“可以啊。”泰安很干脆應道。
“你喜歡李珺?”
“不喜歡。”泰安奇怪母妃為什么會問這種問題,“一年就見幾次面,我都快忘了他長什么樣,怎么會喜歡。”
“母妃總想著你要嫁個合心意的才好。”淑太貴妃摟著她說。
“我是公主,駙馬是誰不重要,我不用喜歡他,也不用他喜歡我,合得來兩人就多見面,合不來,面都不用見,清凈。”泰安回摟著淑太貴妃,“等我有了公主府,就向皇兄請旨,接母妃出宮和我同住,我們娘倆可以瀟灑度日,天南地北都去得。”
“好,母妃就等著你以后帶母妃去過瀟灑日子。”
淑太貴妃既然和大長公主有了默契,進宮赴宴就都是有小娘子的人家,她置身事外,倒是覺得有意思,這家也好,那家也不錯。
長公主把李珺叫來,告訴他等孝期結束后就要尚主,“泰安你見過的,是個伶俐的小娘子,活潑可愛,沒有公主的嬌氣,你們是表兄妹,親上加親,只盼你們過好日子。”
李珺應好。
長公主看他沉默寡,自已問不出來,就讓女兒去和哥哥聊聊,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他真不愿意尚主,現在一切都未明說,還有機會。
李珺確實不太想當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