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慎元眼中那絲微弱的光亮瞬間黯淡下去,化為更深的失落與痛苦。
他喃喃道:“是了……是我想多了……若是我們的女兒還活著……若是她還在……婉娘或許也不會……”
后面的話,他已哽咽難。
若是他們的女兒沒有夭折,愛妻或許就不會終日以淚洗面,憂思成疾,最終郁郁而終。
那孩子若平安長大,如今也該如李知安一般年紀,或許他們一家也能和美。
柳慎行見狀,心中不忍,上前拍了拍兄長的肩膀,安慰道。
“大哥,斯人已逝,節哀,或許這便是上天垂簾我們柳家,母親生前那般喜愛知安,認她做外孫女,她便也是我們柳家的孩子,今后我們多加善待她,也能稍稍慰藉嫂夫人和侄女在天之靈,償了那份遺憾之苦吧。”
柳慎元沉默良久,望著愛妻的牌位,又想起母親生前書信中時常提及的那個聰慧堅韌的“外孫女”,最終沉重地點了點頭。
目光再次投向祠堂門外,仿佛能穿透重重院落,看到那個與他逝去愛妻驚人相似的女子。心中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翌日清晨,天光未大亮,鎮國公府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檐下紅燈高懸,廊廡間仆從穿梭如織,雖說是二爺柳慎行特意囑咐不必大操大辦,但府中上下依舊透著幾分喜慶莊重。
李知安素來早起,今日更因客居之故,特意較平日更早梳洗妥當。
她身著藕荷色繡纏枝玉蘭的襦裙,外罩月白撒花煙羅衫,云鬢輕綰,只簪一支白玉響鈴簪,簡約卻不失雅致。
推開菱花窗,見院中晨光未散,露珠猶綴青葉。
她緩步而出,沿著抄手游廊信步而行。
府中下人見了她皆停步行禮,恭稱一聲“小姐”。
穿過月洞門,忽聞庭院深處傳來破空之聲,但見一人玄衣勁裝,手持長劍舞得虎虎生風。
劍光如雪,身若游龍,正是鎮國公柳慎元。
李知安駐足廊下靜靜觀看。
柳慎元雖年逾不惑,動作卻不見半分滯澀,劍鋒所過之處落葉紛飛,自有一派沙場淬煉出的凜冽氣勢。
一套劍法練罷,他收勢轉身,目光恰與李知安相遇。
“晚輩叨擾國公練劍了。”李知安斂衽為禮,卻見柳慎元擺手笑道。
“你這丫頭既喚母親一聲外婆,便該稱我一聲大舅舅才是。”
他取過侍從遞來的汗巾拭面,目光卻在李知安面上停留片刻,眼中掠過一絲恍惚。
“說來也怪,你眉眼間倒有幾分像你舅母……”
話音未落卻又止住,只搖頭一笑。
“慎行同我說過你身世,許是巧合罷。”
李知安心中微動,卻也不便多問,只溫聲道:“能得外婆垂憐認作外孫女是知安的福分。”
柳慎元示意她同往涼亭小坐,侍從早已備好清茶。
晨光熹微中,他細細問起她過往種種。
“相府這些年待你可好?”
其實他也偶有聽聞京城中的事情,但遇到李知安總想與這丫頭多說一些。
李知安執起越窯青瓷茶盞,茶煙裊裊中從容應答。
“相府養育之恩不敢忘,衣食供給從未短缺,只是……”她指尖輕撫盞沿,“親情溫暖終究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