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想想,你們的錢,放在家里,是不是死錢?
可你們把錢存到我們錢莊,我們錢莊,就可以把這些錢,借給那些需要本錢做生意的商人!
商人們賺了錢,還給我們本金,再付給我們一點利錢。
我們錢莊,再把這利錢,分一部分給你們!這不就是錢生錢了嗎?”
伙計的這個解釋,簡單,粗暴,卻又無比的清晰。
百姓們,聽懂了。
人群,瞬間就炸了。
“俺的錢,放地窖里都快發霉了!存進去!俺要存進去!”
“我家那口子攢了十幾年的私房錢,這下有著落了!”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的普通市民,都瘋了。
他們扛著一袋袋,一箱箱積攢了一輩子的銅錢,涌向定遠錢莊。
錢莊的門口,排起了長達數里的隊伍,其場面,比當初迎接大軍凱旋還要夸張。
他們不懂什么金融,不懂什么資本。
他們只懂一個最樸素的道理—把錢放進這個叫“定遠錢莊”的地方,不僅安全,還能自己“下崽”。
而這一切,都因為這家錢莊的名字,叫“定遠”。
秦源的信譽,就是最好的擔保。
錢莊的另一項核心業務,則是針對商人。
改良版的“飛錢”。
唐代的商人,做長途貿易,最頭疼的就是攜帶大量的銅錢。
幾千貫錢,就要裝好幾輛大車,路上既不安全,又不方便。
“飛錢”,應運而生。
也就是在京城把錢交給官府的辦事處,然后憑著憑證,到地方的官府去取錢。
但這東西,手續繁瑣,而且只有幾個大城市有。
秦源的改良版,簡單高效。
憑借著遍布大唐各州府的“長安商會”分部網絡,一個商人在長安的定遠錢莊存入一萬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