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誅的是,人心。
如果說,報紙是精神上的武器。
那么秦源接下來的舉動,則是經濟上的釜底抽薪。
他以“長安商會”和“定遠侯府”的名義,在大營前,設立了數個,臨時的“兌換點”。
布告上,寫的清清楚楚。
唐軍,愿意用最優質的雪花鹽,最堅固的鐵器,最華美的絲綢布匹,向平有城內的任何人,兌換他們手中的高句麗貨幣,和多余的糧食。
兌換的比例,極其優厚。
這個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壤城這潭,本就因為圍城而變得人心惶惶的死水之中。
高句麗的貨幣,因為戰爭早已貶值的,如同廢紙。
糧食更是被貴族們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普通百姓,根本無法足額領到。
現在,唐軍竟然愿意用那些在他們眼中,如同金子般寶貴的硬通貨,來兌換這些東西?
一開始,沒人相信。
但很快,就有幾個膽子大的,走投無路的商人,在夜色的掩護下偷偷的將家中的幾袋糧食,運出了城。
當他們真的從唐軍的“兌換點”里,換回了幾大包潔白如雪的食鹽,和幾匹光滑如水的絲綢時。
他們瘋狂了。
整個平壤城,都瘋狂了。
一條看不見的物資外流的通道,被悄然建立。
無數的百姓和商人,冒著被守軍砍頭的風險,用盡一切辦法,將城內的物資偷偷的運往城外。
平壤的守將,空有一身武勇,和滿城的兵馬。
他可以防備唐軍的沖鋒。
他可以抵擋唐軍的“震天雷”。
但他卻無法阻止,自己的人民為了活下去,而做出的最本能的選擇。
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座城市的戰爭潛力被一點點的掏空。
這是一種,他完全無法理解,更無法應對的戰爭。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