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以為,接下來將會是一場,比遼東、安市,更加慘烈的血戰。
然而,秦源卻下令,全軍后撤三十里,安營扎寨。
唐軍的投石機,沒有發出怒吼。
玄甲軍的戰馬,也沒有開始沖鋒。
取而代之的,是數千支從唐軍大營中,射入平壤城內的羽箭。
這些箭沒有鋒利的箭頭。
箭桿上綁著的,是一卷卷散發著墨香的紙。
平壤城中的軍民,好奇的撿起了這些從天而降的“傳單”。
紙上的字,他們都認得。
那是,一份排版工整,圖文并茂的報紙。
報紙的名字叫做《大唐時報(戰地版)》。
頭版頭條,是“熱烈祝賀王師攻克遼東、安市二城,大唐天子圣德無雙”。
下面詳細的描述了,唐軍是如何在遼東城建立“紅十字”醫院,救治包括高句麗傷兵在內的所有傷員。
又是如何在安市城,推行“以工代賑”,讓流離失所的百姓,重新過上有飯吃,有衣穿的安穩日子。
報紙的。
文章里,詳細的揭露了,以淵蓋蘇文為首的權貴階層,是如何的魚肉百姓,強征暴斂,過著酒池肉林般的生活。
而報紙的背面,則畫風一轉。
上面刊登著,來自萬里之外的長安城的趣聞。
比如,長安城最近的糧價,是多少文一斗。
又比如,定遠侯府新出產的一種,名叫“琉璃鏡”的神物,是如何的在貴婦圈中引起轟動。
這是一種,全新的戰爭方式。
一種跨越了時代的“認知戰”。
秦源,用最通俗的語,最直觀的對比,向平壤城內的所有人,傳遞著兩個最基本的信息。
第一,大唐,是仁義之師,強盛,且富饒。
第二,你們的貴族,腐敗,且無能。
這張薄薄的紙,比最鋒利的刀劍,還要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