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高熾點頭,“以前宮里的精鹽,是把粗鹽反復煮、反復過濾得來的,又費工又費柴火。咱們用曬鹽法加化學處理,既能出精鹽,成本還低。到時候不僅能滿足朝廷用鹽,還能賣給百姓,讓大家都能吃上干凈的鹽。”
朱雄英這才徹底明白,他看著地上的草圖,又看了看遠處忙碌的灶戶,臉上露出了笑容:“好!我信你!咱們一定能成!”
他不再猶豫,轉身就去巡視鹽田——一會兒叮囑工匠們注意堤壩的高度,一會兒又幫灶戶們調整引水道的閥門,忙得不亦樂乎。
朱高熾看著朱雄英的背影,又望向灘涂上的人群,臉上的笑容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責任感。
灶戶們的信任、朱雄英的支持、朝廷的期待,都壓在他肩上。
他知道,這場改革不能輸——輸了,自己即便被彈劾也無所謂,可這些灶戶也會重新跌回絕望的深淵,再也不會相信“改變”的可能。
“殿下,蒸發池的引水管裝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王懷安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張記錄鹽田進度的圖紙。
朱高熾接過圖紙,仔細看了看:“走,去看看。對了,讓管事們多盯著點——引水管的接口一定要封嚴實,不能漏水。還有,給灶戶們的口糧要按時發,不許克扣。”
“您放心,都安排好了。”王懷安應道。
兩人沿著堤壩往前走,正好遇到老陳帶著幾個年輕灶戶在清理引水道。
老陳看到朱高熾,連忙停下手里的活,笑著說:“殿下,您看這鹽田,多規整!等咱們曬出鹽來,一定先給您送最好的!”
“好啊,”朱高熾笑著回應,“但最好的鹽,得先給你們自己留著——讓孩子們嘗嘗,干凈的鹽是什么味道。”
老陳的眼眶一下子紅了,他用力點頭:“哎!一定!一定!”
風從海面上吹來,帶著海風特有的清新,吹過剛修好的鹽田,吹過灶戶們滿是汗水的臉。
朱高熾站在堤壩上,望著眼前的一切——整齊的鹽田、忙碌的人群、遠處的大海,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力量。
他知道,這條路或許會有波折,或許會遇到質疑,但只要朝著“讓百姓過好日子”的方向走,就一定能走到頭。
夕陽西下時,第一塊鹽田的蒸發池終于注滿了海水。
淡藍色的海水在池里泛著光,被夕陽染成了金色。
灶戶們圍在池邊,小聲議論著,眼神里滿是期待。
朱高熾看著這一幕,悄悄握緊了拳頭——他等著,等著第一粒海鹽從結晶池里刮出來的那天,等著這些灶戶們真正露出笑容的那天,也等著蘆臺鹽場徹底擺脫“煉獄”之名,迎來新生的那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