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蕭干領軍在燕京城南和城東的諸縣追擊了幾日,卻未能發現那支敵軍的行蹤。
一支兩千多人的軍馬,就這般突然消失在了遼國南京道的大地上。
更讓四軍大王蕭干啼笑皆非的是,那支無名的軍隊不僅搶走了沿途的馬匹與糧食,更是將縣城城門、官衙、驛站等地的牌匾招牌都洗劫一空,也不知是何用意。
倘若不是房屋拆遷不易,只怕來人會將各地的衙門都拆走吧!
這是哪里來的賊軍?或者說,這真是賊軍干的么?
四軍大王蕭干陷入了沉思之中。
似乎,上了宋軍的當了?
蕭干騎在馬上轉身南顧,命令手下將士停止了追擊。
……
遼軍主力雖然莫名其妙地突然撤走了,但太尉童貫和麾下諸將已經領教過了遼軍的實力。
損兵折將之下,童貫也不敢奢望輕易收取燕云地區了。
遼軍撤軍后,太尉童貫用接見外國使臣的禮節鄭重其事地接待了遼國使臣王介儒,熱情地與他攀談了一番。
隨后,太尉童貫親自修書一封,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希望宋遼兩國繼續保持以前的友好關系,請王介儒帶著書信返回燕京交給天錫皇帝。
遼國使臣王介儒走后,童貫就與幕僚們商議著該當如何為此戰慘敗善后。
恰在這時,滄州知府杜遷派人給童貫送來了密信,向太尉童貫邀功。
杜充在密信中告知童貫,自己得知朝廷大軍與遼軍接戰不利,本欲率部前來救援。
奈何滄州兵微將寡,不是遼軍的敵手,來了也是無濟于事。
危急之下,杜充只得派滄州將朱仝領兵向北殺入遼國,用圍魏救趙之計為雄州解圍。
因為此前滄州到雄州的道路被遼軍截斷,杜充無法向太尉請示稟報,只得倉促間擅作主張,派兵出擊。
希望太尉能夠看在遼軍北撤,雄州之圍被解的分上,寬恕滄州軍的擅自出擊。
密信中,杜充雖是辭中表達了請罪之意,可是這分明是大功一件,杜充那廝確定不是來請功的?
在送來密信后不久,滄州知府杜充又體貼地給太尉童貫送來了一堆勞什子雜物。
看著滿滿數車的牌匾、招牌,宣撫司衙門里的眾人都憋紅了臉。
滄州知府杜充這是送證物來了啊!
口說無憑,這些勞什子雜物足以證明,杜充的確是派兵攻入了遼國腹地!sm.Ъiqiku.Πet
十萬西軍大敗虧輸,輜重都便宜了遼軍,卻連遼國的一把土都沒有抓回來。
再瞧一瞧滄州知府杜充,別人可是在遼國鬧得天翻地覆,險些將幾個縣城都拆回來了啊!
這人與人一比,真是愧殺西軍諸將,羞殺宣撫司眾智囊啊!
太尉童貫查看完杜充送來的這些破銅爛鐵、碎石爛木,拿眼冷冷地打量了西軍諸將一眼,口中說道:“滄州知府杜充盡忠職守,為國分憂,該當重重有賞!”.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