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派兵出征,西門慶并未親自領兵,而是讓身在滄州的蔣忠、段景住和岳飛等人領兵與朱仝一起出戰。
這倒不是西門慶貪生怕死了,而是隨著實力的增長,西門慶認為自己不能事必躬親了。
有的事,交給下屬去做即可,西門慶現在要運籌帷幄,鍛煉出一幫能夠獨擋一方的人才。
歷史上,岳飛幾兄弟就是從軍隊下層通過一次次的廝殺成長起來的。
現在的小岳飛最適合的與韓世忠那廝差不多,就是做一個百人將,帶兵在戰場上拼殺,積累作戰經驗。
因此,西門慶給了岳飛、王貴等人幾百騎兵,讓他們離開自己的羽翼,跟著蔣忠、朱仝他們去遼國境內打游擊。
出發前,西門慶已經給蔣忠、朱仝等人面授機宜,讓他們避開防守嚴密的州城,盡量攻取更多的縣城,制造聲勢,做出要進攻燕京城的姿態,吸引雄州境內的遼軍主力北返。
在遼國境內虛晃一槍,達到目的后,西門慶要他們迅速返回滄州,不可與遼軍主力糾纏。
為了執行好這個計劃,最關鍵重要的人物就是“金毛犬”段景住。
段景住當年是遼金兩國最厲害的盜馬賊,對燕京地區的熟悉甚至超過了遼軍。
要想盜馬之后成功脫身,擺脫追捕,哪個犄角旮旯不得了若指掌?
有“金毛犬”段景住這個最好的向導在軍中,西門慶相信,自己與杜充派出去的這支騷擾部隊絕不會被遼軍困住。
西門慶對此深信不疑。
當然,西門慶算得再精,也沒有算到涿州的兩個常勝軍將領張令徽與劉舜仁竟然沒有躲在涿州城中,而是領兵突然來到了固安縣。
張令徽與劉舜仁與朱仝、蔣忠軍遭遇后,沒有固守縣城,而是選擇了出城與來歷不明的賊軍野戰。
結果張令徽與劉舜仁二人哪里會是朱仝、蔣忠和岳飛這幾個猛將的對手,被蔣忠等人殺得大敗虧輸。
劉舜仁也在與岳飛的交手中被岳飛刺成重傷。若非張令徽拼死救走了他,那廝此番就要命喪固守縣。
雖然逃脫了張令徽與劉舜仁這兩個主將,但是蔣忠等人又繳獲了幾百匹上好的戰馬,朱仝也繳獲了常勝軍的軍旗、鑼鼓等物,可謂是平添了一份意外的戰功。
同時因為固安縣城外的這一戰,展示了西門慶與杜充聯軍的強大戰斗力。
此戰過后,北邊驚動了燕京城里的天錫皇帝君臣,南邊則讓蕭干與耶律大石如坐針氈,再也不敢在雄州城下久留。
西門慶的“圍魏救趙”之計比預想之中更快地奏效了。
當然,蔣忠、朱仝等人意猶未盡,在先后攻取永清縣和固安縣后,他們又突襲了安次縣。
按照計劃,攻取安次縣,吸引遼軍主力北返后,蔣忠、朱仝軍會佯裝北上燕京,在抵達高粱河后,再突然沿河而下,攻取武清縣。
拿下武清縣,劫掠一番縣衙府庫后,這支神秘的軍隊將會向東去往渤海邊,乘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為了抵御宋軍十萬大軍的入侵,遼國燕京地區的遼軍野戰主力都被蕭干與耶律大石帶到了白溝驛的巨馬河邊,其余張覺、晁蓋、董平等將的軍馬都布置在北方的長城沿線,防備著金軍南下。
因此,燕京地區腹地空虛,各縣守備兵力不過數百人。面對蔣忠、朱仝二人帶領的兩千多輕騎,各縣都無一戰之力。
當蕭干與耶律大石帶領遼軍主力從雄州撤離,匆匆趕回涿州城時,蔣忠、朱仝軍已經席卷了燕京城南的諸縣,消失在了燕京城東的薊州、景州和平州方向。
對于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蕭干不敢大意。他留下耶律大石坐鎮涿州震懾宋軍,派心腹部將,自己的外甥乙室八斤領兵回防燕京城,自己
親自率領五千精騎向東展開了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