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時候,蔣安嶼覺得自己才是那個應該感恩的人。
感激她就像一個太陽一樣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光芒,在他的經歷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她的存在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和完整。
如果沒有她,他仍舊會是蔣家才華橫溢的大公子,家族里的希望之星,受人看重的重要官員,但卻不再是他自己。
他的生活將會是單調而乏味的,缺乏了那份來自內心深處的溫度和光明。
“佩蘭,”深夜寧靜中傳來蔣安嶼略帶疑惑的聲音,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脆弱:“我……做錯了什么嗎?”
這句詢問充滿了不安與迷茫。
佩蘭本已困得快睡著,聽到這句話如遭雷擊一般猛地跳了起來,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公……公子?!”
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公子居然問他是否做錯了什么?
這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讓人難以置信!
這絕對不可能是真的,肯定是幻聽,一定是太累了,耳朵出了毛病。
其實,蔣安嶼那一句看似詢問的話,并沒有真正期待得到佩蘭的回答。
他只是需要一個聽眾來宣泄心中那份長久以來的困惑和掙扎。
他凝視著畫面中那張充滿活力的面孔許久,指尖微微顫抖了一下。
最終還是搖了搖頭,告訴自己并沒有犯任何錯誤。
他寧可讓她懷恨在心,留在身邊,也不愿意看到蔣知煦徹底離開他的視線,天各一方再無見面之日。
至少在他看來,這樣他還可以擁有她。
“沒事。”
男子的聲音再次恢復到了一貫的冷靜平淡,語氣中的冷淡顯而易見,但仔細聆聽可以察覺其中隱藏的落寞與無奈:“你可以離開了。”
佩蘭摸不著頭腦,揉了揉腦袋,心中滿是疑惑。
他嘟囔了一聲“哦”,聲音里帶著一絲無奈。
鞠了一躬后,轉身離開了房間,步伐顯得有些沉重。
走到門口關門時,他的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床上的男人。
只見那男人正小心翼翼地合上手中的畫卷,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無盡的珍惜與溫柔。
隨后,他低頭親吻畫中少女的額頭,那份罕見的溫柔觸動了佩蘭的心弦。
直到這時,佩蘭才意識到剛才并不是自己耳朵出了問題,而是真的從蔣安嶼口中聽到了那樣的提問。
這個問題在他心中盤旋,揮之不去。
他不禁自問:真的錯了嗎?
以佩蘭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確實有幾分道理。
畢竟他從小就伺候蔣安嶼,可以說是見證蔣知煦成長的最佳人選。
沒人比他更明白這兩人之間的感情變化。
在蔣安嶼十八歲之前,也許他是真把蔣知煦當成了自己的親妹妹,對她充滿了哥哥般的關懷。
那時的蔣安嶼總是細心地關照著蔣知煦,無論是生活中的小細節還是心理上的安慰,無不表現出一個哥哥的溫暖。
但隨著蔣知煦慢慢長大,這份兄弟情誼逐漸變得不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