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城市霓虹在雨幕中暈染成一片迷離的光海。
陸知微靠在落地窗前,手中一杯溫熱的威士忌輕輕晃動。
窗外是整座城市的燈火,而窗內,是他剛剛簽下的詳盡揭露了所謂“演技威脅論”的幕后操作鏈條,列舉近三年被刻意邊緣化的實力演員名單,并附有多位錄音證據與內部郵件截圖。
最致命的是,文中引用了一段未公開的評審會議錄音:
“許昭陽這種人不能留。觀眾一旦習慣看真實表演,就不會再為濾鏡和替身買單了。”
輿論瞬間炸裂。
抵制虛假演技
我們要真實的演員
迅速登上熱搜榜首。
而就在公眾熱議之際,陸知微以“星火文化”名義正式宣布:啟動“真實劇場”系列,首部作品《白夜之下》將全平臺免費上線前三集——前提是,所有參演演員必須通過現場即興考核,拒絕任何形式的‘關系推薦’。
此舉如同一記耳光,扇在整個娛樂圈臉上。
資深制片人陳硯之坐在茶室里看完新聞,久久不語。
身旁助手問:“您覺得他是瘋了還是傻了?得罪整個圈子?”
陳硯之搖頭,眼中竟有幾分敬畏:“不,他在建一個新的圈子。”
頓了頓,他又補充一句:“這個人不是來分蛋糕的他是來重新定義什么叫‘好吃’。”
深夜,蘇晚晴站在剪輯室外,看著監控畫面里陸知微獨自坐在空蕩的影廳中,反復播放許昭陽那段哭戲。
她推門進去,輕聲問:“你到底想做什么?救一個人?還是改變整個行業?”
陸知微轉過頭,嘴角微揚,眼里卻沒有笑意。
“我沒想當誰的救世主。”他說,“我只是討厭虛假的東西。”
“我在夢里活過太多人生。有些人死得悲壯,有些人心碎無聲。那些故事不該只屬于我的夢境。”
他站起身,走向門口,身影被燈光拉得很長。
“如果現實容不下真實,那就讓我來造一個容得下的世界。”
蘇晚晴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明白:
這個看似懶散的富家少爺,早已不再滿足于寫出神作。
他要做的,是成為新秩序的締造者。
資本的獵物
慶功宴的香檳塔在燈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賓客們舉杯相賀,《白夜之下》前三集上線24小時播放量破億的數據,像一記重拳砸進娛樂圈沉悶已久的胸膛。
掌聲與恭維如潮水般涌向蘇晚晴,但她目光始終追隨著那個倚在廊柱邊的男人——陸知微。
他手里端著一杯蘇打水,連酒精都懶得碰。
西裝領口松了一顆扣子,慵懶如舊,可眼底卻有某種從未有過的鋒利,像一把終于出鞘的刀。
“你簽下許昭陽了?”蘇晚晴走過來,聲音壓得很低,帶著一絲不解,“你現在連經紀約都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