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推演!”
“把氣象數據精度提到0.5米級,彈道規劃加入等離子鞘擾動變量!”
“另外全旅從我這個旅長到排級軍官,全部對此次作戰失利復盤,書寫紙面報告書!”
“我會向上級申請,以后我們還會和反導防空部隊展開實彈較量!”
陳劍將軍帽摔在指揮臺上,眼神中燃起熊熊斗志!
一直以來,東風-21d導彈旅執行各種實彈射擊和演習任務都太順利了!
面對上級頒布的高精度打擊任務,他們幾乎都是每一次都無比出色的完成任務!
但是之前都是在“敵方”沒有反導系統的前提下!
這一次的“失利”,徹底點燃了他這名東風-21d導彈旅指揮官的斗志!
他認為紅旗-19反導系統雖然強大,但是他們的東風-21d卻也不是吃素的!
并且在關鍵時刻能夠決定戰斗勝利的,只有是人!
哪怕對方的反導系統就是能攔截他們的導彈,他陳劍也要將導彈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讓對方付出雙倍的攔截彈,將每一枚導彈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在陳劍的訓話下,整個東風-21d導彈旅所有戰士瞬間從失利中走出,宛如點燃熊熊烈火一般!
所有人都憋著一股勁,準備下次再戰!
……………………
戈壁測試場,紅旗-19實彈攔截測試的硝煙尚未散盡,彭林便已踏上了前往成飛的征程。
戈壁的夕陽將運-20專機銀灰色的機身鍍上一層血色,艙門關閉的瞬間,遠處紅旗-19反導防空旅戰士們仍在陣地復盤的身影被舷窗切割成漸遠的剪影。
彭林靠坐在舷窗旁,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渦扇-15的試車數據報告,窗外云海翻涌如導彈尾跡。
機艙角落的保密通訊終端不時閃爍,傳來江南造船廠關于055大驅垂發系統聯調的最新進展。
當飛機降落在天府郊外的軍用機場時,巴蜀之地的夜雨正綿密如織。
彭林推開副官遞來的雨傘,作戰靴直接踩進積水中,濺起的水花驚飛了跑道旁的夜梟。
三輛迷彩涂裝的猛士越野車早已亮著霧燈在停機坪等候,車頂的雨水在紅光中、格外醒目。
車隊穿過被探照燈照得慘白的機庫區時,隱約可見廠房里殲-20原型機的鴨翼輪廓。
彭林搖下車窗,潮濕的夜風裹挾著航空煤油的刺鼻味道灌進來,這是一種混合了鋁合金切削液與絕緣漆的獨特氣息。
而彭林則早已對這些氣味習以為常。
“直接去總裝車間。”
彭林對駕駛員說道。
車燈刺破的雨幕盡頭,那座挑高40米的巨型廠房正亮著如晝的燈火。
來到總裝車間,當彭林推開厚重的防靜電門簾時,成飛總工程師李明遠正伏在殲-20的鈦合金翼盒上檢查布線。
聽到腳步聲,他猛地抬頭,護目鏡后的雙眼驟然亮起,快步迎上前立正敬禮。
“彭總師!”
“渦扇-15剛剛完成最后校驗,就等您來主持裝機了!”
李明遠激動的向彭林匯報道。
相比于沈飛、西飛、燕飛的總工程師,李明遠只有四十歲出頭的年紀,只比三十多的彭林大了十歲,看上去非常的年輕。
由于年齡差距不算太大,兩人的私交一向不錯。
并且李明遠還是老昌河廠出身,是當初彭林在決定研發殲-10戰機時親自培養的一批龍國年輕的航空工程師!
“帶我去看看!”
彭林笑著點頭回應道。
成飛總工程師李明遠則側身指向車間深處,透過玻璃幕墻能看到六臺起重設備正懸吊著渦扇-15發動機緩緩移動。
銀灰色矢量噴口在氙氣燈下泛著幽藍冷光,發動機尾噴處的陶瓷基隔熱瓦如同龍鱗般層疊分明。
“我們三小時前做完全狀態試車,渦輪前溫度穩定在1970k,加力推力18.6噸,比設計指標還高出0.3噸!”
李明遠拿出剛剛的數據報告和測試曲線,并向彭林說道。
這時,車間頂部的移動平臺突然傳來液壓鎖定的“咔嗒”聲,兩人不約而同仰頭。
只見機械臂正將渦扇-15精準推入殲-20的后機身,蜂窩狀復合材料蒙皮隨即閉合,嚴絲合縫得像是生長在一起。
“您看這個!”
“我們在榫槽加了光纖應力傳感器,現在連葉片微米級的形變都能實時監控!”
李明遠突然攥緊檢測儀,指向發動機艙內閃爍的藍色光點說道。
窗外暴雨拍打著鋼化玻璃,但此刻車間里只聽得到扭矩扳手規律的“噠噠”聲。
當最后一條數據線接入飛控計算機時,李明遠突然深吸一口氣,轉身時作訓服后背已洇出汗漬。
“彭總師,只要您簽字批準,明天殲-20就能進行首飛!”
李明遠望著彭林道。
“一切按照原定計劃展開即可!”
“對了,殲-20的忠誠僚機目前進展如何?”
彭林話鋒一轉,忽然問道。
相比于殲-35,殲-20除了是雙發重型隱身戰機外,彭林更對其作戰體系進行了全新的規劃!
而無人忠誠僚機便是這套顛覆傳統空戰體系的核心重要一環!
受限于無人機自主決策技術的限制,彭林在殲-35隱身戰機上并未提出無人忠誠僚機這一作戰概念!
甚至哪怕是現在,無人機的自主決策技術依然有很大的不足,無法進入到實戰階段!
不過好在殲-20作為雙發重型隱身戰機除了常規版本之外,還和殲-16一樣特意研發了雙座版本!
而作為雙座版本的殲-20s,便可以充分發揮后座飛行員的優勢,人為操縱和規劃“無人忠誠僚機”執行作戰任務!
“無人忠誠僚機項目在我們成飛和幾家兄弟單位齊心協力下進展很快!”
“可以和殲-20同步進行首飛測試!”
李明遠非常自信的回答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