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子城已經確認,順國將于三月初一日起兵,直取明國京師!”
殿內震動了一下,良久,鑲藍旗主濟爾哈朗說道:“我國曾數圍明國京師,都不能馬上攻克,李自成卻打算一舉破之。看來此人的智勇必大過一般人。他統大軍親征,志不在小。他是否會乘此次戰勝的精銳,有窺我遼東之意?我大清不可不察。”
他在清國素有處變不驚,有勇有謀之譽,他都這樣說了,顯然此事不小。清國內較為謹慎穩重的滿洲重臣,如戶部承政英額爾岱,原正黃旗旗主阿山,仍代管正紅旗的貝勒代善,貝勒阿巴泰等人都是贊同。
不過原鑲黃旗旗主拜音圖不以為意,多鐸更是不屑的哼了一聲,他傲慢的道:“我大清數次入關,砍那些明兵尤如砍瓜切菜一般,區區流賊,就算強過那些明軍一些,又豈
能跟我大清兵相提并論,還敢窺我遼東?”
他的話得到一些滿蒙重臣的贊同,拜音圖更是發出如雷般的嘲笑聲。
與多鐸一樣,他們都對關內的漢兵飽含不屑,當然,王斗除外。
濟爾哈朗微笑不語,從日本得勝歸來后,多鐸在國內越發囂張,自己沒必要當其鋒芒,說出自己的擔憂與意見便可。
“不可掉以輕心!”
高居在龍椅上的宣統皇帝多爾袞看了多鐸一眼,他淡淡出聲,止住了多鐸的猖狂語,他說道:“流寇十余年來,用兵已久,雖不能與我大軍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漢兵輕視之。”
他目光又轉向高鴻中:“蠻子城可有探明順國可用兵馬,他們北伐明國,會出動多少人?”
殿內所有人都關切看來。
高鴻中恭敬道:“回皇上,蠻子城已探明順制兵馬,他們分外營內營之制。內營,也就是老營兵馬,馬步約有六萬左右,此兵甚銳,很多人有雙馬或三馬,他們也是順國的核心兵馬。”
“又有外營約三十萬人,馬步不等,便是順國自己也難以察明,多為原明國地方或投降明軍所成。但李自成大敗孫傳庭后,又克歸德,克徐州,攻掠山東,得投降明國總兵劉良佐、劉澤清、邱磊等人。又有大名府,順德府等處投降兵馬,現兵力估計已經達到六十萬。”
他說道:“順國似乎欲一舉攻下明國京師,他們源源不斷抽調勁兵,便是原駐守河南,湖廣的兵馬也不斷調往山東,只留一些地方衛兵。他們傾巢而出,北上兵馬估計會在五十萬。”
殿內各人都不約而同吸了一口涼氣。
……
多鐸臉色變了變,隨后不屑道:“也就六萬精銳,余者四五十萬人,皆土雞瓦狗耳,當年我大清兵數次入關,他們皆不堪一擊。”
不過殿內仍沉默一片,就連拜音圖眼中都露出慎重的神色。
這時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出來,他鄭重道:“我大清生死存亡在即,臣請立刻進取中原!”(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