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唐將田令孜率兵十萬鎮守,黃巢偷偷越過遠望溝,又越過禁溝,繞到城的背后。才奪取潼關,直搗長安。
李自成若想發揮人海戰術,也唯有攻入麟趾原,圍打南門,南水門,上南門等處。否則若只想攻打東門,北門等,必敗無疑。
只是闖賊各將飽經戰陣,自己能想的,他們肯定能想到。
眾人匆匆來到上南門。這里仍然是麒麟山的一部分,城門稱為“凌云門”。城墻往西面過去,則是下南門“迎熏門”,還有南水關。
以地勢來說,上南門頗險,劈開坡地為城門,便若東門一樣,不好攻打。
下南門基本在平坦的原地上,南水關也較緩,不過南水關的城樓西段城墻,已經連接上了鳳凰山,賊軍若是渡過遠望溝,主要攻打的,應該就是下南門了。
當然,就算攻打下南門,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城墻高厚,有四丈之多,馬面聳立,增加了城段的防守能力,而且只攻打一個城門,也會讓闖賊龐大的兵力無用武之處。
所以他們應該還會攻打上南門與南水關,上南門雖險,總好過打東門,南水關眼下潼河也不深,眾賊應該會踏著河水攻關。
他們可能還會攻打禁溝,嘗試繞到城背,假如他們能先期打下遠望溝的話。
“估計闖賊會翻越牛頭塬,過各個溝壑原面,布兵對面原上。那方再難走,也好過走金陡關入東門,他們幾十萬兵,也才能擺得開……也才能以優勢的兵力,攻打遠望溝,攻入麟趾原后,可一面攻城,一面攻打禁溝防線……”
高尋沉思說道。
對面溝溝壑壑,原面塊塊,然常年村民行走,總有一些交通的小路,流賊又是人多,擴大路面不是難事……到了溝對面那塊平坦龐大的原地,也才可以使他們擺得下兵力,從容攻打過來。
而若走金陡關入東門,那種幾里長狹窄險隘的路面,官兵太好設伏了,闖賊定會落得個哥舒翰的結果,這一點,他們想必也會想到。
眾人都贊同高尋的看法,一幕僚道:“所以,我師第一道防線,便是遠望溝,不可使賊進入南原。”
眼前這片南原地,視野遼闊,平坦的地面一直向南延伸到秦嶺,東西兩溝之間原地寬度也在數里,上面分布了不少城堡村落,周邊稀稀拉拉種了一些麥子,向是潼關衛重要的屯糧之地。
看著這個地方,孫傳庭心潮起伏,當年楊閣部設下“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闖賊被曹變蛟等逼入潼關,自己奉恩師洪承疇之令,在這南原,還有附近,設置了三重埋伏。
闖賊中伏,于南原之戰幾乎全軍覆沒,尸積如山,最后僅以十八騎突圍出來,逃入商洛山中。
那時闖賊惶惶如喪家之犬,沒想到幾年過去又再興起,還主動來攻打潼關了。
他的目光看向上南門東南處約二里外的一個小堡,那堡又建在略高的一個原上,當地人稱東塬,同樣緊鄰著遠望溝,對此堡他有些印象,沉吟道:“那是陶家莊?”
張爾猷道:“稟督臣,是的,此堡現內有守兵三百,守護從溝對面過來的一條官道。”
從遠望溝過溝來有眾多的小道,內中還有些官道,沿著溝邊原上建了一些堡墩,守護這些要害之處。
吳爭春道:“孫督,陶家莊地利極重,我師據之,于西處炮轟,上南門同樣發炮呼應,流賊必不能攻打上南門。反之陶家莊被賊奪取,居高臨下,窺我關內,甚至可發炮轟打。”
孫傳庭面色嚴肅的點頭,此堡之重,他也是一眼看出。他道:“出關看看!”
……
一行人旋風一樣策馬出了上南門,首先從原地奔上陶家莊堡。城堡已經年久失修了,雖城墻夯土仍然厚實高大,但處處長滿荊棘,墻根邊上,更布滿了蕪亂的荒草叢堆。
這堡的北面,南面,布著一些堅硬的野棗刺,然后高低錯落的。分布了一些麥地,內中的守軍,很多人正在塬上鋤地,他們說是士兵,其實更象農民。
見孫傳庭等人到來,只是麻木地看著他們,沒有任何反應。
吳爭春與高尋等搖頭。孫傳庭則是臉色鐵青,流賊就要來臨,還在鋤地?
張爾猷神情無奈,這些衛所兵,能種地已經很好了,畢竟衛所內。也沒有糧餉供給他們,種點地,多少能養家活口。自己雖然三令五申,然生計要緊,各衛所兵將只能顧著眼前。
當地千總得到消息。匆匆從田地趕來,他滿身的泥土。一副老村長樣子,見了孫傳庭,他跪下顫聲道:“卑職見過督……督……”
他上下牙齒格格作響,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孫傳庭冷冷的向他看了一眼,說道:“流賊數十萬,就要逼近潼關,你等不思防守戒備,反在城外嬉戲……來人,將他斬了!”
立時兩個護衛出來,就要將他拖起,那千總臉上死灰一片,周邊那些衛所兵仍然麻木看著,只有幾個女人哭天搶地起來,可能是這千總的家人親屬。
孫傳庭的幕僚們淡淡看著,大敵當前,這千總不思防務,被斬是理所當然。張爾猷想要求情,還沒說話,孫傳庭已是擺手止住他的話語,還是溫士彥哈哈一笑:“大敵當前,斬將不詳,孫督不妨饒他性命。”
吳爭春也有些憐憫地看了那千總一眼:“此為衛所多年積弊,情有可原,請孫督網開一面。”
靖邊軍各人求情,他們的面子孫傳庭不能不給,他狠狠地看了那千總一眼:“那便責打此人二十軍棍,重打!”
啪啪的軍棍聲與慘叫聲中,孫傳庭等人進入陶家莊內,內中典型一個難民營,象村落多過象兵營,上了城墻,西門魁星樓上,也架了一些佛郎機炮,由于照看不周,一些火炮已經生銹了。
不過除此之外,本堡地勢極佳,站在西城樓上,潼關城歷歷在目,甚至可以看到城內很多動靜,大半個潼關城,都在眼中,真可說居高臨下,占足地利。
高尋說道:“衛所兵不堪使用,盡城軍士必須盡換,還要添置守城器械,西城上,要安上一些大將軍炮。”
孫傳庭贊許的點頭,此堡位置確實好,東門下,就是遠望溝,一條官道從南門經過,繞到東門坡下,然后沿著山坡轉折蜿蜒,最后到了溝對面的原上去。
可說這條道路,完全處于陶家莊守軍東面與南面的威脅之下。城池西面,又可與潼關上南門呼應,不過首先,這些守堡的軍士,要盡數換了,否則流賊極有可能一鼓而下。
眾人在東門上眺望,門前遠望溝黃土壁立,草樹雜生,向秦嶺方向蜿蜒遠去,對面是大臺原,溝與原間落差約在六、七十丈,兩原間距離不一,有些在一百多步,有些則在一、二里之多。
坡勢也不一樣,有些溝深坡陡,攀爬不易,有些較為平緩,較易通行。這些平緩的溝地,隱隱有一些小路可以行走,蜿蜒曲折的,甚至在溝下有一些麥田菜地。
畢竟溝下比起原上較為濕潤,多少有些溝水,當然,若是發洪水,就什么都沖沒了。
而溝兩邊的坡地,很多地勢也若一階一階的梯田茶地,大部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天然而就。少部分是人為的,當地守軍百姓在坡上開墾一些梯田,或是菜地,作為生計,還出于防務的考慮。
這一階一階的地勢,山路在階下蜿蜒,守軍則可以在階上,對道路上的對敵軍進行側面打擊,還是層層疊疊立體的火力,有若棱堡防務一般。
對面原地上,隱隱約約還有一些火路墩,作為十二連城的一部分體系。
孫傳庭看了對面一陣,從腰間取出自己弓箭,卻是一把三石強弓,又取一支雕翎箭搭在弓上,拉了個滿月,嗖的一聲射出,射到了對面的原上。
身旁幕僚們都是叫好,孫傳庭也面有得色,吳爭春也是點頭,只有高尋微笑不語。
一幕僚高聲道:“觀此箭之勢,此處二原相距頗近,約在一百多步。我師可在東門上安放火炮,轟打對面原地,使其不得聚兵,依地勢看來,該條官道,定是闖賊力攻之所。”
眾人都是同意,就在這時,隱隱對面傳來一些馬嘶聲,卻是幾騎在原上追逐,一騎在跑,數騎在追。然后聽到啪的一聲銃響,煙霧冒起,似乎那跑的騎士回頭一銃,后方一騎落馬,然后那數騎紛紛勒馬不敢再追。
卻是流賊馬隊越多,對面的火路墩守軍,完全沒有能力驅趕那些窺探的流賊哨騎,全靠虎爺麾下獵騎兵與驃騎兵們,使賊騎不能進入南原窺探。
孫傳庭哼了一聲,道:“沿溝邊看看。”
……
眾人沿著遠望溝旁奔馳,依著地勢,靖邊軍的贊畫們不斷統計,此溝平緩之處多少,可以渡溝的小道有多少,防守之時,估計需要多少兵力。
看得孫傳庭暗暗點頭,靖邊軍的參謀制度,最大程度的考慮了一切,依此打仗,就算不會大勝,也不會大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