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明末邊軍一小兵 > 第647章 情報

                第647章 情報

                王斗拿著這封情報觀看,眾將也是傳看。

                “皇明宣府鎮情報司大使溫達興謹呈,為靖南伯、寧南伯歸德大敗,喪師失眾,中原賊情洶涌事。崇禎十五年九月初七日,流賊科于未時接獲潛伏流營軍士夏一真哨報:八月二十一日,賊李自成、羅汝才、賀一龍合師百萬眾,于歸德府近夏邑二十五里處,團團圍困靖南、寧南二伯狠打,饑兵潮涌,二鎮難支。午時,賊用大佛郎機百門齊打,官兵潰敗,除騎部外,新軍十不存一,職部隨眾賊馬兵追殺時,只聞靖南伯于寧南伯接應后逃往歸德,曹鎮僅余殘部千騎,王鎮二千余……”

                下面有附上夏一真更為詳細的親筆哨報,可見當中筆跡匆匆,上面還殘留幾絲血痕,情報司有在上面注明,注:該員潛伏身份為闖賊右營馬兵,賊五營巡徼嚴密,夏一真外出不慎泄露蹤跡,力戰殉國身死,本司已依律撫恤家人,探望遺孤。

                下面是另一個潛伏在歸德的情報人員鄭文智接力哨報:“八月二十二日晚,本職依五日前約定前往馬牧集與夏一真接應,接交情報時,夏一真神色匆匆,其:‘日他祖宗的,現流賊對落草者看得越來越緊,老子不能多待,得趕緊回去。’突兀賊騎十余眾跟蹤而致,夏一真力戰死,余僥幸脫逃,有幸情報不失,愿夏軍士英靈長存不滅,日月永照吾明。”

                鄭文智在夏一真情報下面填補空白:“……二十三日,曹、王逃奔歸德府。曹變蛟僅余正兵營騎兵一千一百騎,王廷臣余正兵營騎兵二千三百騎,又有突圍二鎮新軍約四百人,二鎮南下大軍一萬余,僅存馬步不足四千人,余者陣亡或失蹤……”

                這封情報送走后,此后些日,鄭文智還陸續寫了歸德府內一些哨聞,首先是曹、王大敗,府內震動。歸德府知府李振e日夜加緊城防。防止流賊攻打。

                不過九月初三日,流賊連營數十里經過歸德府時,并未對府城有任何動作,也不理城內曹、王二人。直接往開封府而去。

                似乎兵敗后。二位伯爵頗為頹廢。對城外流賊,也未有任何舉動。

                本情報還載有幾個潛伏河南的哨探各自觀察報告,又有身在開封府的宣府鎮軍事觀察團情報樣本。稟報人觀察團大使、參謀司贊畫溫士彥。

                “……八月十八日近酉時,寧南伯王廷臣求援信使突致,其玉田、遵化二鎮往永城途中遇伏,寧南伯率正兵營先突,以為求援接應之用。靖南伯曹變蛟,率麾下玉田鎮正兵營、新軍營,與同遵化鎮新軍營七千眾轉返夏邑,信使,彼鎮兵馬突圍時,賊馬數萬合圍已致,流賊步卒,饑民源源奔騰,靖南伯危在旦夕,請求開封府緊急支援……”

                “職部是時所見,開封城人心惶惶,自督師丁啟睿、總督楊文岳、巡撫高名衡、巡按蘇京、總兵虎大威、陳永福、左良玉、楊德政、方國安以下無不震動,開封城民驚懼,各門皆閉……議間,虎大威救,陳永福不語,左良玉假寐、楊德政、方國安莫衷一是,丁啟睿猶豫不決,晚戌時,丁督商請本職議事,本職慷慨激昂,痛陳當中利害,力主救援……”

                “……八月二十一日,虎大威、陳永福、姜名武合騎卒五千,前往歸德,旋于二十三日奔回,陳永福為上午巳時,虎大威、姜名武為下午申時,皆靖南伯大敗,流賊云集百萬眾,三鎮不敢進……”

                情報中溫士彥說了一些自己判斷觀察,引起王斗注意,也是情報司重點引用分析的。

                “流賊戰術出眾,善用伏兵,曹、王輕敵冒進,惜有此敗,我軍需引以為戒,情報不明決不可進……”

                “流賊馬軍眾多,步騎相合,官兵難以突圍,若要剿滅流賊,必先剿其馬賊……”

                “流賊重視火器,每下一城,必先收羅大炮,彼炮火熾烈,中原官兵反落下風,依各方情報匯集,曹、王之敗,也是敗于闖賊炮火,對賊之佛郎機,我紅夷炮可克之,需得多多造炮……”

                “中原作戰,官兵后勤難支,流賊反

                客為主,此次曹、王為減輕輜重,輕騎利戰,將佛郎機、虎蹲炮等放置開封城未帶,我靖邊軍需堅持隨身一月糧,寧可走得慢,火炮不離身的原則……”

                “曹、王兵敗,開封軍民惶惶,流賊氣焰熏天,中原戰局或有變化,參謀司需設方略以應之!”

                “又聞,曹、王敗逃歸德府,麾下大將盡失,彼是亡,是俘,是降?若有大將降賊,會是何人?除情報司再加探查,針對各人性情,參謀司需一一對應布局!”

                溫士彥的情報一直送到九月初,也確定流賊大眾逼向開封府,不過余下的后續就沒有了,想必還沒有送來。

                此時兵荒馬亂,流寇流民到處流竄,情報送傳頗為困難,而且大明驛站廢弛,很多力量難以動用,在這路途遙遠的,沒有電報電話的時代,想很快收到新近情報,實在是強人所難。

                情報司還收集了京師方面的反應,本來此時韓朝率玄武軍攻占歸化城消息傳來,塞外大捷,京師振奮,百姓雀躍,不過曹、王消息傳到后,朝野震動,坊間洶洶。

                誰也想不到,曾在遼東與奴血戰的二鎮新軍竟然覆沒,真是物議嘩然。

                依在京與某個情報人員交好的小太監透露,萬歲爺當日曾在宮中痛哭流涕,高呼:“列祖列宗在上……”

                情報司在該份情報中,還摘錄了一些崇禎帝急令開封府加緊防務圣旨內容。兵部急腳塘文片段,最后是該司的總結分析,許多觀點與溫士彥所敘不謀而合,溫達興表示后續會在各方情報匯總后源源不斷送達。

                最后溫達興寫道:“中原戰情如上,向大將軍致敬,向征塞數萬將士致敬,日月不落,永照吾明。”

                看了幾遍,王斗最終嘆息一聲,各將臉色都是不好看。

                騎兵營主將李光衡痛心道:“崇禎十三年下。末將曾隨大將軍痛擊過流賊。洛陽之戰后,闖賊更是大敗,所部不死便傷,未想現在又是賊火洶洶。二位大帥更被圍慘敗。大明這是怎么了?”

                韓朝說道:“敗因情報上面寫得很清楚。靖南伯、寧南伯孤軍深入,糧草不續,加之流賊馬兵眾多。又用上火炮,故有此敗!”

                鐘調陽也是贊同:“二位大帥麾下雖新軍戰力出眾,但所部騎兵,只比流賊馬兵高一些,聞流賊馬兵有數萬眾,曹帥突圍時,賊騎緊緊糾纏,最終被他們饑民圍上,力戰而敗!”

                高史銀喃喃說道:“老子就是不明白,為什么流賊總是剿之不盡,闖賊一次次的大敗,又一次次的復起,他的百萬兵馬,怎么就那么容易來的?”

                溫方亮臉上帶著深沉的神情:“大將軍有說過,民從賊,多起于饑寒,兵從賊,多源于缺餉。流賊屢復不滅,便是朝廷無糧,不能很好的安頓饑民,所以闖賊再起,饑民就甘心被他們煽動。李闖之事若放在國朝前期,中期,他只需敗一次,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當時我舜鄉軍擊敗闖賊,若手中有糧,河南也早定了。”

                贊畫秦軼在旁淡淡說句:“剿賊,最重要是民政,軍務只是為輔,若手中無糧,未能對賊釜底抽薪,官兵往來,也只是疲于奔命罷了!靖南伯、寧南伯之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