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到了。”
穿著絲綢衣衫的楊管家掀開車簾,對車內之人說道。
“嗯。”
悅耳的聲音后,少夫人楚挽云裊裊娜娜從車上下來,穿了深紅的褙子,仍然挽著鵝膽心髻,鬟發上插著步搖,兩個丫鬟連忙上前攙扶。
她站定后,似乎隨意觀看四周,但掩不住雙目銳利,眼神精明,與在王斗與紀君嬌面前大不相同,只是神情有一些疲倦。
眼前一個頗大的廠坊,圍了長長的圍墻,大門前一個平場,停了許多車馬,都在等待裝運蜂窩煤離開,廠坊邊上,沿著山地,同樣各類廠坊云集,就聽丁丁當當的聲音傳來,似乎不遠處有一個鐵釘廠。
保安州許多廠子集中在這,這里商業發達,建坊設廠之人眾多,然因民政司對耕地的使用嚴格,便是自己的地,也不能隨隨便便建廠,很多人便將廠坊設立此處。
畢竟這一片都是山地,涿鹿山與磨笄山連綿,水源也不缺,正是好地方。
管事忙不迭迎接出來,少夫人與他往廠子走去,一邊隨口詢問。
“……近期買煤的人越來越多,小的已令工人加班加點,當然,夫人體恤,他們工食,廠內定不會短了他們。”
“人心難足,給得少了,他們怨,給得多了,養了懶人,便若宣鎮這方,擬定一個底俸,讓他們多勞多得吧。”
“聽聞族內要擴大廠子,招募更多工人?小的總在擔憂,若仗打完了,產出的煤賣不出怎么辦,眼下雖……”
“此事妾身自有計議,陳管事你不必多,記住你的本份便是。”
“是是……”
陳管事滿頭是汗,他雖是李家族人,但
在族中地位,卻遠遠不如少夫人,特別王斗血腥鎮壓晉商后,李家風光回到清源,老族長對少夫人更器重有加。
加之其干練精明,眼光敏銳,果斷到宣府鎮開拓周邊產業,取得越來越多利潤,她在族中地位,已僅次于老族人。
前番說之事,放到別的家族,都是要族人開會,商議了又商議。然對她而,卻只是數而決之事。
進入廠內,就見了一大片平場,擺放了一片又一片成形的蜂窩煤,一個個工人正在忙活著,和煤的,制煤的,曬煤的,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特別那些制煤的,用的一種模具般的東西。煤堆中腳一踩。桿一推,一個蜂窩煤就出來了。
聽聞這個東西還是永寧侯親自設計出來的,然后無私的貢獻出來,鎮內商民人人得以使用。不與民爭利。讓利于民。這點上,不得不讓少夫人佩服。
不過眼前遍地黑乎乎的,也讓她不由微微皺眉。對她這種生性受潔之人,這種骯臟的環境,實是難以忍受。
不過她沒說什么,在管事招齊員工后,對著這些個個象非洲黑人似的人們,她倒和顏悅色,噓寒問暖。
本來眾員工見到這個優雅高貴的少婦,都有倉促不安的感覺,特別見平日趾高氣揚的陳管事,在她身旁低聲下氣,大氣也不敢出的樣子,更是敬畏有加。
此時卻不由生出親近之心,最后每人還得了個小紅包,更是歡喜萬分。
只有陳管事心下不是滋味,這個女人太工于心計了,壞人自己做,好人則都她去當。
很快的,在陳管事復雜的目光下,少夫人離開了蜂窩煤廠,李家產業眾多,從山西鎮,大同鎮,宣府鎮各處奔走,讓她頗為疲憊,然今日下午,還要到下一個地方去。
馬車上,少夫人若有所思,她說道:“楊叔,我是看好蜂窩煤前景的,就算到時不打仗了,此類民生之物,百姓總有需求……這不單是宣府鎮的事,日后大同鎮,山西鎮,甚至大明各處,都有需求,甚至還可賣到海外,還有鐵釘……所以,家族最好控制一些礦山為好。”
楊管家嘆道:“是啊,雖說眼下蜂窩煤供不應求,然煤價,鐵價也漲了許多,有幾座礦山在手,心就不慌了……”
他沉吟道:“不若這樣,永寧侯征戰塞外這段時間,我們蜂窩煤廠,免費供應煤球給后勤司?想必定能大大增強侯爺對我們的好感。”
少夫人搖頭:“不妥,我們免費,別人又當如何?擋了他人財路,定然招來怨恨。在宣府鎮行善并不忌諱,我們可以拿出一筆銀子,捐給收容所,孤兒營等,取得善人稱號,獲取影響。再想方設法收羅一些糧草,捐給軍伍,便可取得擁軍模范稱號,以妾身與侯夫人,紀妹妹的交情,民政司不得不考慮一二,拿下一些礦山,就有把握多了。”
楊管家道:“還是夫人想得周到。”
宣府鎮這個地方,只有漢籍,還有各類稱號者,各類緊俏賺錢行業,才可以優先參與。
所以日久,各界向社會捐錢捐物,似乎變得理所當然起來,很多一毛不拔者,也慢慢轉變了思想。
最后少夫人道:“過些日子,三晉商行要舉辦一個勞軍活動,到塞外慰勞軍伍,妾身也打算過去。”
說到這里,她抿嘴一笑,不知想著什么。
……
崇禎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晚,沙城堡。
王斗靜靜站在城墻上,眺望夜空,群星璀璨,壯麗無比,與下方浩瀚的燈海相呼應,看群星閃耀,大自然鬼斧神工,王斗有時在想,自己來到大明,是神明的力量,還或是科技的力量?
當然,此時他顧不上想這些,只捏著一份情報皺眉細想,韓朝在數日前已經攻下歸化城,只是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歸化城蒙古人走之一空,不知去向,自己最討厭的事情發生了。
這些蒙軍主力,去了哪里?隱藏何方?
還有,滿套兒的鐘顯才,也緊急傳來情報,濟爾哈朗與杜度動了,不過他們舉止詭異,濟爾哈朗親率數千滿洲精騎,雖然西來,然卻不走開平衛這條線,而是更往北走,跑到沙漠去了,不知打著什么主意。
他們輕騎狂奔,白虎軍羽騎兵追之不及。
至于杜度,則率余下滿蒙主力,突然東去,似乎去往錦州方向,又似乎逼去義州,難道他們覺得在宣府鎮附近沒有便宜可撿,要跑到遼西去搶一把?
看來這些韃子,在錦州之戰后更狡猾與謹慎了,自己還以為會歷史上的靜坐戰爭重演,沒想到來這一套。(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