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官員眼觀鼻,鼻觀心,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誰都知道,那鎮南將軍乃是大皇子殿下的心腹愛將,此次追擊更是得了大皇子的力薦。
此刻出批評鎮南將軍,無異于打大皇子的臉。
端坐在御階下首的大皇子,面沉如水,手指輕輕敲擊著玉圭,眼神低垂,看不出喜怒。
但那無形中散發出的威壓,卻讓許多想要直的大臣將話咽回了肚子里。
“兒臣李明月,北疆巡邊歸來,覲見父皇!愿吾皇萬歲!”
一個清越而帶著風塵仆仆之意的聲音,驟然打破了殿內的沉寂。
只見長公主李明月,一身未及換下的戎裝,英姿颯爽,大步踏入殿中,對著龍椅上的皇帝躬身行禮。
她雖面帶倦色,但鳳眸開闔之間,精光四射,自有一股不容忽視的凜然氣度。
她的突然出現,讓滿朝文武皆是一驚。
大皇子敲擊玉圭的手指微微一頓,抬起了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
皇帝看著風塵仆仆的女兒,眼中露出一絲柔和:
“皇兒辛苦了,北疆戰事已悉知,你做得很好。今日歸來,有何事奏報?”
長公主直起身,目光掃過沉默的百官,最終落在那份關于追擊失利的奏報上,聲音陡然轉冷:
“父皇!兒臣方才在殿外,聽聞南下追擊赫連兀朮失利,致使敵酋繼續禍亂南境,屠戮我大夏子民,心中憤慨難平,不得不!”
她猛地轉向站在武官隊列前列、臉色有些發白的鎮南將軍,厲聲質問道:
“鎮南將軍!你麾下‘虎威營’五千精銳,裝備精良,以逸待勞,追擊那已是強弩之末、倉皇南竄的赫連兀朮,非但未能建功,反而損兵折將,任由其在南境肆虐!”
“本宮倒要問問,你這仗,是如何打的?!是那赫連兀朮有三頭六臂,還是你‘虎威營’盡是酒囊飯袋?!”
這一連串的質問,讓鎮南將軍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支吾著想要辯解:
“殿下……實在是那戎夏賊酋太過狡詐,地形……”
“狡詐?”
長公主毫不客氣地打斷,語氣中充滿了譏諷,“據本宮所知,我北疆邊軍,在王戩軍侯率領下,已突破赤門,正欲乘勝追擊,卻在你部‘奉命’接手后,戰局急轉直下。”
“莫非這赫連兀朮,是專門挑著你們‘虎威營’在場的時候,才變得格外‘狡詐’不成?!”
她這話,雖未直接點名,但矛頭已然直指鎮南將軍,以及其背后舉薦他用兵的大皇子。
暗示正是因為他們為了搶功,替換了原本有望成功的北疆邊軍,才導致如今敗局。
大皇子終于坐不住了,他緩緩起身,面色平靜,語氣卻帶著一絲維護之意:
“皇妹此差矣。鎮南將軍忠心為國,其心可嘉。戰場之事,瞬息萬變,勝負乃兵家常事。”
“赫連兀朮乃戎夏名將,狡猾異常,一時失利,也在情理之中。豈可因一時挫折,便苛責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
他試圖將鎮南將軍的責任撇清。
長公主聞,鳳眸之中寒光一閃,看向大皇子,語氣依舊恭敬,辭卻愈發犀利:
“皇兄說的是,勝敗確是兵家常事。然,用人不淑,調度失當,致使戰機貽誤,百姓遭難,這……恐怕就不是一句‘兵家常事’可以輕輕揭過的了吧?”
她微微一頓,聲音提高,響徹整個大殿:
“兒臣懇請父皇,明察此次追擊失利之根源!追究相關人等之責任!同時,當機立斷,重新啟用熟悉敵情、敢戰能戰之北疆將士,火速南下,剿滅赫連兀朮,解救南境萬民于水火!否則,拖延一日,便不知有多少我大夏子民,要枉死在戎夏屠刀之下!”
長公主這番話,擲地有聲。
頓時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許多中立派官員紛紛點頭。
大皇子臉色微沉,卻一時難以反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