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愣了一下,連忙回憶。
“回太子妃,上午敬王來請了安,陪皇上說了會話。下午,皇上精神好,便多看了兩本兵部的奏折……”
李知安的眼神微動。
“奏折內容是什么?”
“好像……好像是關于北疆軍備換防的。”福安小心翼翼地回答。
李知安了然。
問題不在于看了幾本奏折,而在于奏折的內容。
北疆,是柳慎元的地盤,也是皇帝最為敏感的一根神經。
即便如今大局已定,但看到有關北疆軍務的奏報,他恐怕還是會下意識地耗費心神去琢磨。
這才是癥結所在。
就在這時,床上的皇帝忽然發出一聲短促的呻吟,眉頭緊緊皺起,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來了。
李知安立刻坐到床沿,將三根手指輕輕搭在他的手腕上。
脈搏急而促,時而有力,時而虛浮,是典型的心氣虧虛之兆。
“福安,去取參片來,要高麗參,切薄片。”李知安沉聲吩咐。
福安不敢怠慢,立刻轉身去取。
李知安取出一枚銀針,精準地刺入皇帝手腕的內關穴,輕輕捻動。
片刻后,皇帝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急促的呼吸也平復了下去。
福安取來參片,李知安讓皇帝含在舌下。
做完這一切,她才站起身。
皇帝已經悠悠轉醒,看到是她,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知安?你怎么來了?”
“父皇,您感覺怎么樣?”
“方才胸口有些悶,現在好多了。”皇帝喘了口氣,靠在枕頭上。
李知安看著他疲憊的神色,語氣平靜卻不容置喙。
“父皇,您的身體經不起這般耗神了。從明日起,所有送到您這里的奏折,都必須先經我過目。”
皇帝一怔,似乎想說什么,但對上李知安清澈而堅決的眼神,最終只是化為一聲嘆息。
“罷了,都聽你的。”
李知安點點頭,轉身對福安下令。
“傳太醫院院使,以及所有負責皇上脈案的太醫,明日辰時,到東宮書房見我。”
福安渾身一凜,連忙躬身應是。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太醫院院使就帶著七八名太醫,戰戰兢兢地候在了東宮書房外。
人人面色凝重,連大氣都不敢喘。
辰時正,書房的門準時打開。
春夏走了出來,面無表情地對著眾人福了一禮。
“諸位大人,太子妃請你們進去。”
院使硬著生平第一次走進這間象征著未來權力核心的書房,只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
李知安正坐在書案后,手里拿著的,正是昨夜那張靜心安神湯的方子底案。
她沒有抬頭,也沒有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