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霍振山正坐在離江渝最遠的椅子上。
“我要出院。”
霍振山猛地抬頭,眉頭擰成了疙瘩,語氣里滿是警惕和不耐煩:“你又想折騰什么?”
“我沒有時間了。”江渝看著窗外,語氣平靜。
“什么沒有時間?”霍振山皺眉站了起來,
“江渝,你最好老老實實在這里待著,別再惹事。”
江渝沒有與他爭辯。
她只是掀開被子,忍著腦袋傳來的陣陣刺痛,掙扎著開始自己穿衣服。
她的動作很慢,額頭上很快就滲出了冷汗,但眼神卻異常堅定。
霍振山就這么看著她,臉色鐵青,拳頭攥了又松,松了又攥。
眼看江渝已經穿好了鞋,馬上就要自己走出病房。
霍振山終于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
“上車!”
他大步流星地走出病房,“我真不知道上輩子欠了你們什么!”
吉普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到了山腳下,霍振山拿出了一個木棍。
“走不動了用這個撐著。”
江渝點了點頭,接過了木棍。
霍振山明顯比之前的接頭人專業多了,對地形更加熟悉,沒兩個小時,他們就到了山窩窩里的學校。
學校的牌子是用紅漆寫上去的,紅旗大隊的旗字還少了個偏旁部首。
霍振山把江渝送到紅旗大隊那兩間搖搖欲墜的土房校舍,一句話沒說,掉頭就走。
江渝說了聲謝謝三哥。
霍振山聽到了,腳步頓了一下,但沒回頭。
江渝的歸隊,讓整個支教小組都沸騰了。
“江渝!你恢復得真好!”
黃子姝沖上來,先給了她一個擁抱,又在她胳膊上捶了一下,
“以后這就是我最好的姐們,誰對她不好我就揍他!”
李哲也迎了上來,曬得像個當地農民,臉上滿是愧疚,低聲道:“歡迎回來。”
簡單了解了一下這幾天的情況,江渝發現支教的問題還是很嚴峻的。
學生太少了。全校三十多個孩子,今天只來了一個。
李哲嘆了口氣:“這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地修核電站、建大橋,家里只有老人。學校離家太遠了,最近的都要走一個小時山路。”
一個叫王鵬的男同學第一個泄了氣:“這根本就不是人干的活!咱們是來教書的,不是來當登山運動員的!”
另一個同學也愁眉苦臉:“而且家長也不配合啊。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學生家,他爹媽直接說,讀書不如在家喂豬。”
學生會長李哲試圖鼓舞士氣:“同學們,我們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可他的話顯得空洞無力,沒人接茬。
“要不然我們就裝裝樣子,時間到了直接回學校得了。”有人小聲嘀咕。
“王鵬說得對,這活兒確實累人。”江渝忽然打破了寧靜。
所有人驚訝地看著她。
“但是,累,就不干了嗎?難,就放棄了嗎?”
“我建議,從明天開始重新分組。第一步,不是去接孩子,而是花兩天時間,把所有學生的家庭住址在地圖上標記出來,規劃出最優路線。第二步,就地取材,我們自己動手,用竹子和木頭做背簍、提籃,甚至跟村里借牛做個簡易牛車。”
一番話,條理清晰,邏輯分明。
黃子姝一拍大腿:“我怎么沒想到!江渝,你這腦子也太好使了吧!”
她半開玩笑地推了李哲一把:“李哲學長,以后咱們都聽江主任的!”
“對!聽江主任的!”王鵬也激動地站了起來。
李哲看著江渝,“讓讓讓,讓位了,這江主任,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