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邦意識到,對待這樣的人,不能用常規的思路。
用物質和地位去“收買”他,顯然是行不通的,甚至可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這個恩情,必須報。
而且要報得恰到好處,報到對方的心坎里去。
“喜歡山林,喜歡自由……”
沈振邦咀嚼著這幾個字。
這究竟是真心話,還是他那個神秘的“老軍醫師父”的授意?
周光明在電話里提到了,丁浩一身本事,學自一位隱世的老軍醫。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信息。
能教出丁浩這種徒弟的,其師父本人,又該是何等驚天動地的人物?
這樣的人物,為何會隱居山林?
他又有什么樣的過去?
沈振邦感覺,自己仿佛在迷霧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輪廓,但卻看不清它的真實面目。
丁浩的拒絕,讓他對這個年輕人的好奇心,提升到了。
他站起身,在書房里來回踱步。
不行,不能這么草率地決定。
送錢?
送物?
這些東西,恐怕入不了對方的眼。
或許,應該從他真正“喜歡”的東西入手。
他喜歡山林,那能不能送他一座山?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隨即被他自己否定了。
太張揚,也太刻意,不符合一個“隱世高人”的做派。
他喜歡打獵?
難道送他幾把最好的獵槍?
這同樣不妥,性質太敏感。
沈振邦的腳步停了下來。
他走到窗邊,看著院子里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老槐樹,眼神變得深邃。
他終于想明白了。
對付丁浩這種人,最好的辦法,不是“給”,而是“幫”。
在他需要的時候,提供他最需要的幫助。
這種幫助,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而是潤物細無聲的扶持。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徹底了解這個人。
了解他的過去,他的家庭,他的性格,他真正的需求和軟肋。
想到這里,沈振邦重新走回書桌旁,拿起了另一部紅色的電話。
他撥出了一個號碼。
電話很快被接通,另一頭傳來一個沉穩干練的聲音。
“首長。”
“老鷹,”
沈振邦的聲音平穩而有力,“幫我查一個人。”
“在吉省集安縣哈塘村,一個叫丁浩的年輕人,二十歲左右。”
“我要知道他的一切,從小到大的所有經歷,家庭背景,社會關系,事無巨細,全部都要。”
“另外,重點查一下,他是不是有一個師父,一個隱居的老軍醫。
如果能找到這位老人家,務必以最高規格的禮節對待,不要驚擾,弄清楚他的身份來歷。”
“是!”
電話那頭的人沒有任何疑問,干脆地應道。
掛斷電話,沈振邦才感覺心頭的煩躁平復了許多。
他又拿起之前那部電話,給周光明回撥了過去。
“光明。”
“首長!”周光明立刻接起。
“關于丁浩同志的感謝,我們暫時緩一緩。”沈振邦緩緩說道。
“你的任務,不是去送禮,而是去觀察,去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