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大師舍利子確是佛門圣物值得敬仰,但并無任何增益功力或延年益壽之神奇功效。
消息傳開現場一片嘩然。
有人失望,有人憤怒有人恍然。
盡管仍有部分人心存疑慮,但權威的鑒定結果,加上陸丞以當朝太師身份作出的擔保。
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相信。
持續多日的瘋狂爭奪,終于漸漸平息。
事后陸丞依諾將舍利子歸還少林。
慧明禪師代掌寺務,率眾僧感激不盡。
返回京城的路上劉滾忍不住問道:“太師,那釋懷方丈就此放過嗎。”
陸丞看著車窗外掠過的景色,緩緩道:“一個心死之人追究無益。
經此一事他在少林已無立足之地。
是死是活由他去吧。”
他頓了頓,又道:“倒是那位沈侍郎,此番又立一功。”
劉滾低聲道:“太師,沈舟的身份……”
“本相知道。”
陸丞閉上眼,“東南海東青的線索或許就在他身上。
暫且留著,看看他和他背后的人究竟想做什么。”
少林舍利子風波平息,陸丞攜劉滾沈舟一行返回京城。
江湖重歸短暫平靜。
朝廷內部卻因大內高手現身少林一事,蒙上了一層難以說的陰影。
靖安帝在御書房接見了陸丞,對平息風波之舉褒獎有加。
神色間卻并無太多意外,仿佛早已料到舍利子乃是虛妄。
他只字未提派遣大內高手之事,陸丞亦不點破,君臣二人心照不宣。
“太師此行辛苦,且回府好生休養幾日。”靖安帝語氣溫和。
“謝陛下體恤。”陸丞躬身告退。
他清楚皇帝對他搶先一步拿到舍利子并公之于眾。
阻了其長生之念,心中必有芥蒂。
回到太師府,陸丞并未休息,立刻著手處理積壓政務。
同時他讓劉滾加強對沈舟的監控,并開始秘密調查內侍省。
尤其是負責皇帝丹藥供奉的司禮監太監馮勇。
數日后,劉滾帶來初步消息。
“太師,沈舟近日與幾名來自東南的商賈接觸頻繁。
那些商賈明面上做茶葉瓷器生意,但據查其船只曾多次出現在倭寇活動海域附近。
另外內侍省馮勇,近半年曾三次秘密出宮。
前往西苑一處偏僻道觀,那觀主與清風有過交往記錄。”
西苑道觀,馮勇,清風遺毒。
線索隱隱串聯起來。
“那道觀查了嗎。”
“查了,表面香火冷清但內里守衛森嚴,我們的人無法深入。”
陸丞一陣沉默。
皇帝追求長生之心未死,身邊又有內侍勾結清風余孽,此乃心腹大患。
而沈舟與東南可疑商賈往來,其海東青的身份幾乎可以坐實。
東南之患亦迫在眉睫。
需雙管齊下但又不能打草驚蛇。
“繼續監視沈舟與那些東南商賈,設法弄清他們下次會面的時間地點。
西苑道觀那邊暫勿行動,以免驚動馮勇和陛下。”
陸丞吩咐道。
“是。”
又過數日,邊境傳來不太好的消息。
韃靼內部沖突雖暫歇,但獲勝的部落統一了大部分力量。
對大明邊境的騷擾試探愈發頻繁,邊關氣氛緊張。
靖安帝召集群臣議事,主戰主和爭論不休。
陸丞主張繼續以防御為主,同時加強邊軍武備。
并利用貿易、封賞等手段分化拉攏草原各部。
靖安帝最終采納了陸丞的建議。
但眉宇間似有不滿,或許覺得此法過于保守,不夠彰顯天朝威嚴。
退朝后,戶部尚書悄悄找到陸丞。
“太師,東南平倭之戰雖勝,但軍費耗損巨大。如今北疆又起烽煙,國庫……有些吃緊。今年漕運稅收亦比往年少了三成,據說是因東南沿海不太平,影響了商貿。”
國庫漕運。
陸丞立刻想到了沈舟。
戶部侍郎,正管著漕運和部分稅收。
“漕運稅收具體由誰負責。”
“是沈舟沈侍郎分管。”
陸丞目光微冷。
看來這位海東青不僅在為東南勢力鋪路,還在暗中侵蝕大周命脈。
當晚,劉滾來報。
沈舟與那幾名東南商賈,定于三日后夜間在城南一所僻靜的私人園林密會。
“好機會。”
陸丞決定親自走一趟,他要會一會這位神秘的海東青。
三日后夜,城南沁芳園。
園內燈火闌珊,水榭之中沈舟與三名商賈模樣的人正在飲酒商談。
周圍有數名勁裝護衛警戒。
陸丞與劉滾帶著精銳護衛,悄無聲息地潛入園中。
埋伏在水榭周圍的假山樹影之后。
只聽一名商賈道:“沈大人,上次那批貨海上風浪大了些。
折了三成,下次需多加兩成保費。”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