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丞接過戰報,仔細看了一遍。
奏章寫得冠冕堂皇,將一場精心策劃的滅口和奪權,粉飾成了亂民騷動和官員殉職。
“吳啟明。”陸丞記得這個名字。
沈員外郎的調查中,此人與周安、李光遠往來密切。
“他成了最后的贏家。”
“李光遠呢?”太子急問。
“奏章中未提及李光遠。”劉滾道。
這時一名侍衛匆匆入內,呈上一封密信。“殿下,陸相,江南密報。”
陸丞立刻拆開。
是沈員外郎派人送出的。
信中說昨夜蘇州的確發生變故,但并非亂民騷動。
而是周安麾下官軍突然包圍府衙和幾處宅院,陳望被殺,李光遠在其別業中自焚身亡。
所有相關賬冊、信件被付之一炬。
周安在平亂后被不明身份刺客襲擊身亡,現場被迅速清理。
如今蘇州府已完全被吳啟明控制,對外宣稱亂民已平,正在全力維穩。
“李光遠也死了。”
陸丞將密信遞給太子,“江南的線索,幾乎全斷了。”
太子臉色蒼白。“他們竟然如此狠辣。”
“斷尾求生。
陸丞道,“清風果斷舍棄了周安和李光遠這兩枚重要棋子,甚至可能連吳啟明也只是一道障眼法。
他本人恐怕早已離開江南。”
“那我們接下來該如何?”
“京城這邊抓緊審訊落網官員,深挖線索。
江南那邊既然他們以平亂自居,我們便順水推舟。
嘉獎吳啟明維穩有功,調其入京任職,明升暗降,將其調離經營多年的江南。
同時選派可靠官員接手蘇州府,暗中繼續調查。”
“也只好如此了。”太子頹然道。
京城涉案官員的審訊并不順利。
這些人似乎早有準備,要么一不發,要么將罪責全部推給已死的周安和李光遠。
對清風更是諱莫如深,只承認與其有些道法上的交流,否認參與任何謀逆。
唯有從那位五軍都督府僉事口中,撬出一點有價值的信息。
他承認曾受周安賄賂利用職權,將一些北境駐軍的調動情況泄露出去。
并按照指示在特定時間點,于邊境制造了一些小摩擦,以配合京中的輿論。
“配合輿論”陸丞明白了。
北境異動果然是為了給朝中流制造口實,施加壓力。
雖然未能直接指向清風,但這些口供與物證相互印證。
足以坐實一個龐大的、意圖禍亂朝綱的陰謀網絡存在。
太子據此下詔公告天下,揭露錢益民等人勾結妖道、窺探軍機、禍亂邊境之罪,將其革職查辦依律嚴懲。
詔書中雖未直接點明清風為主謀,但妖道二字已將其定性。
朝野為之震動。
之前的流不攻自破。
那些曾附和要求探視皇帝的官員,紛紛上表請罪。
局勢似乎瞬間逆轉。
數日后江南傳來消息,署理蘇州府的吳啟明接到朝廷嘉獎和調令,并未推辭,表示安排好交接后便即刻赴京。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軌。
但陸丞心中并無輕松。
清風依舊在逃,江南的網絡雖受重創但未必徹底清除。
皇帝的狀況依舊是個隱患。
這日深夜,陸丞在值房處理公務福伯送來一封信。
“老爺,門縫下發現的。”
陸丞拆開信,里面只有四個字仿佛帶著一絲嘲諷:“棋局未了。”
沒有署名。
陸丞將信紙揉成一團,投入火盆,火焰跳躍映著他深邃的眼眸。
清風在告訴他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
他拿起筆,在一張空白奏章上,緩緩寫下兩個字:“整軍。”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