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的廝殺聲漸漸平息。
雷猛被幾名勤王將領合力制服,按倒在地。
“陛下,臣等救駕來遲。”山東都指揮使劉滾渾身浴血,快步走到祭壇下跪倒。
皇帝怔怔地站在壇頂,仿佛還沒從這場劇變中回過神來。
他看了看劉滾,又看了看滿地的狼藉和尸體,嘴唇動了動。
“仙師清風道長呢。”
劉滾抬頭。“稟陛下,那妖道見事敗,已從后山小路遁走。
末將已派人去追。”
“走了。”皇帝喃喃道,臉上竟流露出一絲失落。
陸丞走到劉滾身邊。
“劉將軍,速速清點傷亡,安撫官員控制局面。”
劉滾抱拳。“遵陸相令。”
幸存的官員們驚魂未定,相互攙扶著聚攏過來。
王尚書被人扶起臉色灰敗。
“陸相。”王尚書聲音虛弱,“多虧了你,若非你早有安排我等皆成刀下鬼矣。”
陸丞搖了搖頭。“是那位舍身報信的老內侍,是李淳是眾多忠義之士。”他
看了一眼李淳的尸體。
一名官員恨聲道。“那妖道,竟敢行此大逆。必要誅其九族。”
另一人則憂心忡忡。“陛下他似乎仍對那妖道很信任。”
眾人看向祭壇頂上的皇帝。他依舊站在那里,望著清風消失的方向,魂不守舍。
劉滾低聲對陸丞道。“陸相,陛下狀態似乎不佳。眼下該如何是好。”
陸丞沉吟片刻。“封禪大典已成鬧劇。
當務之急是穩定陛下心神,盡快回鑾京城。京城之內,恐還有清風余黨。”
“末將明白。”
皇帝被攙扶下來。
他腳步虛浮眼神渙散。
“仙師為何要走?”他低聲念叨。
陸丞上前。“陛下,清風是亂國妖道意圖弒君謀逆。”
皇帝猛地看向他,眼神竟有些銳利。“你胡說,仙師是要助朕飛升。
是你們驚擾了仙師。”
眾官員面面相覷,心都沉了下去。
王尚書掙扎著跪下。“陛下明,那清風欲將我等盡數屠戮于此啊。
陛下您也親眼所見。”
皇帝煩躁的揮手。“那是考驗,是仙師對朕道心的考驗。
都被你們毀了。”
他指著陸丞。“還有你。陸丞。定是你嫉妒仙師,暗中搗鬼。”
陸丞跪倒在地。“臣,萬死。”
劉滾和其他將領也紛紛跪下。
皇帝看著跪倒一片的臣子,胸脯起伏,最終頹然嘆了口氣。
“回京……回京再說。”
回程的路上,氣氛壓抑。
龍輦里的皇帝一直沉默不語。
陸丞與劉滾并騎行在隊伍前列。
“陸相,陛下似乎變得有點不正常了。”劉滾欲又止。
“陛下受蠱惑已深。”
陸丞目視前方,“清風雖逃其害未除。”
“京城方面,末將已派快馬傳令,封鎖九門嚴查清風余黨。”
“做得對。”陸丞點頭,“但清風此人謀劃深遠,恐不止軍中這些人。”
“陸相的意思是。”
“朝廷內部或許也有人被他蠱惑,或與他有所勾結。”
劉滾倒吸一口涼氣。“這……”
“回京之后恐有一番動蕩。”陸丞語氣平靜。
隊伍行至半途,遇到一隊從京城來的驛使。
“報。京城八百里加急。”驛使滾鞍下馬呈上信報。
劉滾接過,拆開一看臉色微變。
“陸相,京城出事了。”
陸丞接過信報。
上面寫著,三日前京城突然出現流,說泰山封禪,皇帝的感天啟。
將留在泰山修行,由清風道長輔佐太子監國。
雖未明說,但暗示皇帝可能禪位或駕崩。
流來源不明但傳播極快,已引發朝野議論和部分騷動。
“好一招釜底抽薪。”陸丞將信報捏緊,“他在京城還有后手。”
“這是動搖國本啊。”
劉滾急道,“必須盡快讓陛下返京,以安定人心。”
陸丞沉吟道。“加快速度。
另外派人先行,將泰山真實情況,尤其是陛下安好的消息散播出去遏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