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控制南疆后,并未大肆殺戮,而是采取懷柔政策穩定人心。
但其軍紀嚴明,對通往中原的通道封鎖極嚴。
這日,王文佐帶來一個消息,寧王要在三日后,于邕州城外白云觀秘密會見幾位重要人物。
白云觀?陸丞心中一動。
那是一座位于山腰的道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可知會見何人?”
“不清楚,但想必是周邊土司或外邦使者。”王文佐道,“這是一個機會,大人或可趁機接近,查探虛實。”
陸丞沉思。
這確實是個機會但風險極大。
寧王既然秘密會見,守衛必然森嚴。
“可知白云觀地形?”
“下官這里有簡圖。”王文佐取出一張草圖。
陸丞仔細研究地圖,發現觀后有一條采藥人走的小路,可通往后山。
“王大人,能否安排我們的人提前潛入后山?”
“這恐怕不易,寧王必定派人清場。”
“無妨,我自有辦法。”陸丞已有計較。
三日后,白云觀戒備森嚴。
陸丞與兩名身手最好的內衛,換上夜行衣,憑借王文佐提供的簡圖和自身高超的潛行技巧,避開幾道明哨暗卡。
悄然潛入后山藏身于密林中。
從高處俯瞰,可見觀內人影綽綽。
午時,幾頂轎子陸續抵達,進入主殿。
由于距離太遠聽不清談話內容。
陸丞耐心等待。
約莫一個時辰后會談似乎結束,眾人走出主殿。
其中一人身著便服,氣度不凡,被眾人簇擁著,正是寧王。
他雖然消瘦了些,但眼神銳利氣勢更勝往昔。
陸丞屏住呼吸。
只見寧王與一位身著異族服飾的男子握手,似乎在達成某種協議。
隨后那異族男子帶人離去。
寧王并未立刻離開,而是在觀內散步似乎在思考什么。
機會。
陸丞心念電轉。
若能在此生擒寧王,南疆之亂或可瞬間平息。
他示意兩名內衛準備動手。
就在此時,異變陡生。
一名道童打扮的人,突然從角落沖出,手持匕首直刺寧王后心。
“王爺小心。”身旁侍衛驚呼,挺身擋刀。
匕首刺入侍衛胸膛,現場頓時大亂。
“有刺客。”
護衛們紛紛拔刀,將那道童圍住。
那道童武藝高強,瞬間砍翻數人,但寡不敵眾很快被制服。
寧王面色陰沉,走到那道童面前:“誰派你來的?”
“道童”冷笑不語。
寧王眼神一厲,正要下令用刑,忽然若有所覺,猛地抬頭望向陸丞等人藏身之處。
“山上還有人,搜。”
陸丞心中一驚,好敏銳的直覺。
“撤。”
三人迅速沿原路后撤。
但寧王護衛已蜂擁而上,封鎖下山路徑。
“大人,你們先走我斷后。”
一名內衛毅然道,返身迎向追兵。
陸丞知道此刻不是猶豫的時候,與另一名內衛加速撤離。
那名斷后的內衛奮力搏殺,阻擋了片刻最終力戰而亡。
陸丞二人利用地形,且戰且退身上多處掛彩,終于甩掉追兵逃回隱蔽莊園。
“大人,您受傷了。”秦川見狀大驚。
“無妨,皮外傷。”陸丞喘息未定,“立刻轉移,此地已不安全。”
眾人匆忙收拾撤離莊園。
途中,陸丞回想白云觀情形。
那刺客是誰所派?
為何時機如此巧合?
寧王與那異族男子又達成了什么協議?
他感覺南疆的水比想象中更深。
在一處新的藏身點安頓下來后,陸丞決定改變策略。
寧王警惕性太高,難以直接接近。
他需要借助李武舊部的力量。
通過王文佐的暗中牽線,陸丞秘密會見了原李武麾下的一名參將劉錚。
劉錚對寧王篡權極為不滿,但勢單力薄只能隱忍。
“陸大人,寧王掌控軍隊,主要依靠其心腹和收買的幾個土司兵力。
我們這些舊部大多被分散安置,難以形成合力。”劉錚道。
“可知寧王下一步動向?”
“聽說他正在加緊聯絡暹羅真臘等外邦,似乎有意引外兵入關。”
引外兵入關?陸丞心頭巨震。
此乃叛國,寧王為了奪位,=竟不惜與虎謀皮。
“必須阻止他。”陸丞斬釘截鐵道“劉將軍,你可能聯絡多少可靠的舊部?”
“若暗中串聯,或可集結百人。
但杯水車薪。”
“足夠了。”
陸丞目光灼灼,“我們不與寧王正面抗衡。
我們要做的是燒了他的糧草,斷了他的外援。”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腦中逐漸成形。
南疆平叛或許不需要千軍萬馬,只需要在關鍵節點給予致命一擊。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準確找到寧王的命門。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