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再次陷入沉默。
當今南虞,武將凋零。
有能力、有名望,還能鎮得住場子的上將軍,屈指可數。
而同時滿足忠心、能力,又愿意去對付陳木這個“北境英雄”的……
似乎,只有一個人,符合這個要求。
“鎮西將軍,白馬銀槍。”
“高云。”
魏公公緩緩說出這個名字。
高云,南虞軍中宿將,成名已久,一生征戰,鮮有敗績,常年鎮守西蜀,抵御大理國的侵擾,在軍中威望極高。
最重要的是,他出身寒門,對皇室忠心耿耿,與那些盤根錯節的武將勛貴,素無來往。
“不行。”
虞子期想也不想便否決了,“近來西蜀邊境,大理國躁動不安,小動作頻頻。高云是鎮住他們的定海神針,若是將他調走,萬一西蜀有變,誰能擔待得起?”
“陛下多慮了。”
魏公公胸有成竹地說道,“余宇澄當年,也曾在西蜀任職,在當地頗有威名。可將他與湯仁牧一同調往西蜀,有他們二人在,再加上您撥給他們的精兵強將,足以震懾大理,穩住局勢。”
似乎有些道理。
但虞子期依舊在猶豫。
調動高云,事關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他不敢輕易下這個決斷。
“陛下!”
崔景見狀,急忙勸道,“眼下,安撫住北莽,才是重中之重啊!您也看到了,那耶律赫何等囂張!渾河已經開凍,若是再拖下去,給了他們出兵的口實,后果不堪設想!”
這句話,終于讓虞子期下定決心。
“好!就依魏公公之!”
他咬牙道,“擬旨!調鎮西大將軍高云,即刻前往滄州赴任!命余宇澄、湯仁牧,三日內交接完軍務,即刻奔赴西蜀,不得有誤!”
“遵旨。”
“只是……”魏公公又躬身道,“調兵遣將,需要錢糧。前線戰事一起,軍餉、器械、糧草,耗費巨大,也需要大筆的銀子。可如今……國庫空虛,恐怕……”
虞子期的眉頭再次緊鎖。
錢。
又是錢。
他沉默了許久,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江南富庶,魚米之鄉。傳朕旨意,江南各州,今歲賦稅,再加一成。”
“此事,就由魏公公親自去操辦吧。”
“遵旨。”
魏公公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
一旁的崔景見狀,心中卻有些不悅。
加征賦稅,這可是潑天的油水。
陛下竟然交給了這個老閹宦,而不是讓他崔家去辦。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思,虞子期話鋒一轉,又提起了另一件事。
“朱如海叛國,天策大將軍之位,一直空懸。此事關乎天下兵馬之心,也是時候該定下來了。”
他看向崔景,緩緩說道:“崔愛卿之前舉薦的上將軍宋濂,忠勇可嘉,可當此任。”
崔景聞,頓時大喜。
宋濂,正是他崔家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讓他坐上天策大將軍的寶座,等于讓崔家在軍中的勢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陛下圣明!”
崔景連忙跪地謝恩。
一個收稅的肥差,換一個天策大將軍的職位。
這筆買賣,不虧。
“好了,你們都退下吧,朕乏了。”
“臣,告退。”
崔景和魏公公躬身行禮,緩緩退出了御書房。
空曠的大殿內,只剩下虞子期一人。
他疲憊地靠在龍椅上,閉上眼睛,沉思了許久,忽然,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
“制衡之道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