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到了十月上旬,秋收開始了。
和去年一樣,王衛國、沈富國和沈軍三人也沒再去捕魚,都留在村里幫著秋收。
今年的年景比去年還慘,地里干得裂開了一道道口子,稀稀拉拉的稻穗耷拉著腦袋,飽滿的沒幾顆。各村的產量報上來,一個比一個慘淡。
還好,有紅薯兜底。
要不是家家戶戶都存著幾百斤紅薯,這個冬天,不知道又要餓死多少人。
秋收的田埂上,沈青青正拿著水壺,給在地里割稻子的王衛國送水。
王衛國直起腰,接過水壺,仰頭“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汗水順著他黝黑的臉頰往下淌。
他擦了把汗,看著不遠處,王山正帶著大虎二虎,還有小尾巴王海,在收割完的田里撿稻穗。幾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笑聲清脆。
“你看小海,跟個小泥猴似的。”
沈青青看著小兒子,眼里滿是笑意。
王衛國也笑了,目光溫柔:“能跑能跳,能吃能睡,挺好。”
沈青青嘆了口氣,有些發愁地說道。
“好是好,就是這飯……愁死人了。今天中午又是紅薯,我看著都飽了。”
王衛國看著她微蹙的眉頭,伸手幫她把被風吹亂的頭發別到耳后,輕聲說。
“再忍忍,等過陣子,我給你弄點好吃的換換口味。”
“還能有什么好吃的?”
沈青青嘟囔著。
“現在誰家不是紅薯配咸菜。”
“山上的野味啊。”王衛國神秘地笑了笑。
沈青青眼睛一亮:“你又要進山?”
“嗯,等秋收忙完。”
王衛國看著遠處的青山,眼神深邃。
“總不能真讓你們跟著我天天啃紅薯。”
秋收開始的前一天,村里的大喇叭響了半天,通知各家各戶派人去村委前的空地上分豬肉。
王衛國自掏腰包,從縣里食品站弄來了四頭大肥豬,殺了以后,按人頭給村里人分了下去,算是給大家在秋收前補充點油水和力氣。
一時間,整個沈家村都飄蕩著濃郁的肉香味。
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都冒著青煙,孩子們端著碗在村里跑來跑去,互相炫耀著自家碗里那塊肥得流油的紅燒肉,臉上洋溢著過年般的喜悅。
有了這頓肉打底,村民們干活的勁頭都足了不少。
今年的秋收格外快。因為開春時王衛國就提醒過村長,看天時像是要大旱,不如把大部分旱地都改種耐旱的紅薯。
村里人聽了他的,只留下了必須種水稻的水田。
這么一來,需要收割的田地就少了一大半,原本要忙活一個多月的秋收,今年只用了半個多月就全部結束了。
可豐收的喜悅沒持續多久,就被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公糧的指標下來了,不僅沒因為旱災減免,反而比去年還漲了一點。
各家各戶把曬干揚凈的稻谷一袋袋送到糧站,等交完公糧,再領回自家的口糧時,所有人都傻了眼。
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一家人分到手的稻米,攏共也就三四十斤。
這點米,省著吃也撐不過兩個月。
沈家村的情況還算好的,畢竟家家都聽了王衛國的話,種了幾百上千斤的紅薯,餓是餓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