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軍一屁股坐在地上,煩躁地抓了抓頭發:“別提了,人家根本看不上咱這泥腿子!”
馬方鴻也是一臉無奈,吐槽道。
“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說你們倆在村里多有本事,跟著你們吃穿不愁,頓頓能吃上白面饅頭。可人家姑娘說了,她們早晚要回城的,不想在農村安家。”
這話一出,周圍響起一陣哄笑聲,但笑聲里也帶著幾分理解和無奈。
城里姑娘,心氣高,看不上農村小伙,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沈富國不甘心地說:“回城?哪有那么容易!來了這兒,想回去可就難了。”
王衛國看著他們倆那副失魂落魄的樣子,走過去拍了拍沈軍的肩膀,淡淡地開口道。
“要真喜歡,就別急于一時,等等看。”
“等?”
沈軍抬起頭,一臉迷茫。
“衛國哥,這咋等啊?等下去人家就跟別人跑了。”
“跑不了。”
王衛國語氣篤定。
“你以為城是那么好回的?現在是什么年頭?沒有政策,誰也回不去。她們現在是心里還抱著念想,等過個兩年,希望磨沒了,心就靜下來了,到時候就不這么想了。”
王衛國心里跟明鏡似的。
他很清楚,這些知青唯一的希望,就是七七年恢復高考。
考上了,鯉魚躍龍門,自然就能風風光光地回城。可現在才七零年,還有整整七年時間。
人生有幾個七年?
這兩個女知青現在十九歲,等到七七年,就快三十了。
一個女人最寶貴的青春,都要耗在這片黃土地上,沒幾個人能堅持到最后。
現實,是最好的老師。
他看著依舊有些不服氣的沈軍和沈富國,又補充了一句。
“你們看看王圓,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圓是村里第一批來的男知青,當初也是天天喊著要回城,現在呢?
還不是跟村長的小女兒沈娟好上了,聽說開春就準備辦事,這是鐵了心要在沈家村扎根了。
“堅持不住的人,會越來越多。”
王衛國最后說道。
沈軍和沈富國對視一眼。
馬方鴻湊過來,小聲問:“衛國哥,你說的……是真的?”
王衛國看著他,嘴角微微上揚,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高深莫測地笑了笑。
“等著看不就知道了。”
他這副樣子,反倒讓馬方鴻和沈軍他們心里更是信了幾分。
衛國哥看事情,總是比別人遠。
大家伙兒的話題很快就從知青身上飄走了,畢竟是別人家的事,說說笑笑也就罷了。
有人嗑著瓜子,忽然想起另一樁八卦。
“哎,話說趙家村那個被下套的男知青陳星,后來怎么樣了?”
這事兒在附近幾個村都傳遍了。
趙家村有個姑娘看上了那個叫陳星的男知青,可人家知青心高氣傲,一心想回城,怎么都不同意。
結果那姑娘家使了個壞,生米煮成了熟飯,硬是把人給賴上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