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子人頓時笑開了,紛紛下筷,你一塊我一塊,轉眼間就把那條大魚分食干凈,連點湯汁都沒剩下。
王衛國看著小舅子那副傻樂的模樣,也是打心底里為他高興。
陳翠霞拉著劉芳芳的手,笑得合不攏嘴,嘴里卻念叨起來。
“哎,老沈家真是陽盛陰衰啊,你看你們這一輩,就青青一個姑娘。傳到下一代,山子、海子、大虎、二虎,全是帶把的。”
“芳芳啊,你可得給我生個孫女,我做夢都想要個貼心的小棉襖。”
話音剛落,她又自己嘆了口氣。
“可轉念一想,又怕是個孫女。這年頭,女娃的日子不好過,以后要是找個不好的婆家,那不是要去遭罪嘛,想想都心疼。”
這番話引起了桌上女人們的共鳴。
沈青青也深有感觸地說道。
“是啊,媽,我也想要個女兒,可一想到她以后可能要受的苦,就寧愿她是個小子,皮實,耐折騰。”
一家子都陷入了對未來的暢想和擔憂之中,既盼著能有個嬌嬌軟軟的女娃,又怕這世道對女孩不夠溫柔。
劉芳芳聽著婆婆和大姑子的話,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氣。
她娘家條件好,但嫁進沈家,最怕的就是生不出兒子被嫌棄。
如今看來,嫂子和大姑子都生了兩個兒子,家里人反倒稀罕起閨女來了,這讓她懸著的一顆心徹底放了下來。
一頓年夜飯,在這樣溫馨又喜悅的氣氛中吃到了很晚。
吃過飯,王衛國一家人要回自己家守歲。
按照老家的習俗,年三十晚上,家里不能空著。
王衛國拿了三只大海碗,滿滿當當地盛了三碗白米飯,上面各放了一塊肥亮的鹵肉。
這是要拿回去上香祭祖用的。
“爸,媽,那我們先回去了。”
“去吧去吧,路上慢點。”
一家四口走在灑滿月光的村道上,王山和王海已經困得睜不開眼,被王衛國和沈青青一人一個抱在懷里。
回到家,王衛國將三碗飯恭恭敬敬地擺在堂屋的桌上,點了香,一家人對著祖宗的牌位拜了三拜。
做完這一切,他才搬了張椅子坐在門口,點上一根煙,靜靜地守著這個跨年的夜。
按照習俗,這歲要守到午夜十二點,辭舊迎新。
第二天,大年初一。
村子里徹底進入了“過年模式”。
老少爺們兒吃飽喝足,無所事事,便三三兩兩地湊到村委會大院里,曬著冬日暖陽,吹牛打屁,好不熱鬧。
王衛國也在其中,聽著大家天南海北地胡侃,圖個樂呵。
正說著,就見沈軍和沈富國兩個人,一左一右地摟著馬方鴻的肩膀,鬼鬼祟祟地從人群里溜了出去,直奔村東頭的知青點。
“這幾個小子,又憋著什么壞呢?”
有人笑著調侃道。
旁邊的人嘿嘿一笑:“還能干啥,看上人家城里來的女知青了唄!”
王衛國笑了笑,沒說話。
他對這事兒知道一點,沈軍和沈富國最近迷上了知青點新來的兩個女知青。
都是十九歲的大姑娘,長得水靈,又有文化,把村里的小伙子們迷得不行。
馬方鴻跟知青點的知青混得熟,能說會道,就被這倆人纏上了,非要他去當個媒人,撮合撮合。
過了約莫一個多小時,三個人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咋樣啊?成了沒?”
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