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聞,看向盧璘的眼神微微一頓。
還真是個膽大包天的-->>小子,什么話都敢往外說。
這番話要是原封不動地傳到圣上耳朵里,好不容易掙來的那點印象分,怕是立刻就要敗光了。
也罷,看在你讓圣上破境有功的份上,幫你一把。
聞,高公公冷哼一聲,揮手打斷了周硯。
“是不是謀逆,是不是欺君,圣上自有圣裁。”
“輪不到你在這里多嘴。”
“來人。”
“宣旨!”
話音落下,身后一名小太監立刻躬身,雙手捧上了一卷明黃色的圣旨。
“跪!”
高公一聲清喝。
堂上堂下,黑壓壓跪倒一片。
周硯見狀,心里嘆了口氣,雙膝一軟,重重地跪在地面上。
府衙內外,只有盧璘一個人皺著眉頭,沒有動作。
高公公見狀,輕笑一聲,開口提醒道:“怎么,盧公子敢抗旨不成?你可要想清楚,抗旨不尊是什么后果!”
明心見性加持下,盧璘敏銳察覺出對方語中的善意,點點頭,拂衣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清河縣童生盧璘,才思敏捷,心懷家國,特召其擇日進京面圣,不得有誤!”
“欽此!”
聲音落下,全場死寂。
緊接著,少爺的歡呼聲在人群中響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一刻,府衙外圍觀的人群瞬間炸開了鍋。
“這這是怎么回事?我沒聽錯吧?圣旨里說盧璘心懷家國?”
“前腳還要問斬,后腳圣上就下旨夸獎,這謀逆案,難不成還有什么轉機?”
“肯定是圣上惜才啊!能寫出《圣策九字》這等傳天下文章的人,怎么可能是亂臣賊子?”
“這可是進宮面圣啊!吾輩讀書人的榮耀啊!”
議論聲此起彼伏,各種猜測都有。
但眾人都明白,盧璘這次不僅是洗清了冤屈,甚至是化險為夷,有了進宮面圣的機會。
多少縣太爺知府等人,也就是科舉最后一遭,才有機會得見圣顏。
有的甚至一輩子都見不著圣上一面。
盧璘這才多大啊,連秀才都不是,就有機會面圣了?
之前那些肆意嘲諷盧璘的讀書人,此刻一個個臉皮發燙。
想開口反駁幾句,可到了嘴邊的話,又被硬生生咽了回去。
這會和眾人唱反調,高公公和浩然衛都在眼前,和找死也沒什么區別了。
人群中,少爺的歡呼聲再次響起,沖著盧璘的方向,興高采烈地揮手:
“璘哥兒!沒事了!你沒事了!”
圣旨里那句“心懷家國”,這般直白的夸獎,肯定是夫子和師伯在京都的謀劃奏效了!
激動過后的少爺,又一把拉起癱軟在一旁的盧厚和李氏。
他見兩人還是一臉茫然,擔心兩人聽不懂旨意,急忙解釋道:“盧叔,嬸子,你們聽到了嗎?”
“璘哥兒沒事了!”
“圣上下旨夸獎璘哥兒了,還要召他進京面圣,這謀逆的罪名,肯定是洗清了!”
李氏聞,眼中依舊是不可置信。
她一個普通婦道人家,哪懂這些彎彎繞繞,在李氏眼里,官老爺不都是一伙的嘛。
前一刻還對兒子要打要殺,怎么一轉眼,就沒事了?
李氏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少爺,你說會不會……會不會是騙咱們的?”
“把璘哥兒騙到京都,再……再殺?”
盧厚也是同樣的想法,看著堂上的高公公,眼中滿是懷疑。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