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聰慧伶俐的書童,和一個未曾蒙學便能自創達府經典的妖孽,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錦上添花。
后者,已經是天生的讀書人了。
讀書人在大夏什么地位?
光看自家柳老爺一個舉人,在清河縣的地位就可見一斑。
更不用說,以盧璘的天賦,說不定能達到更高的品級。
進士?狀元?甚至是大儒?
誰也說不準。
這已經不是一筆簡單的買賣了。
簡直天大的機緣,潑天的富貴降臨到柳府。
這要抓不住,和盧家五兩銀子賣了盧璘有什么區別。
王管事猛地轉過身,喊來一個機靈的家丁,聲音壓得極低。
“你現在就回府,騎最好的馬,用最快的速度,把這里發生的所有事情,事無巨細地告訴老爺夫人,他們知道怎么做。”
家丁被王管事態度嚇了一跳,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不敢多問,轉身就朝馬匹跑去。
馬蹄聲遠去,院門口的喧囂卻絲毫未減。
李氏的哭聲漸漸低了下去,淚眼婆娑地看著懷里的兒子。
村民們的議論聲還在繼續。
“老盧家這是祖墳埋錯地方了,這么一尊文曲星,說賣就賣了。”
“什么叫賣了,你沒聽見柳家管事說的嗎?這是請回去的。”
“我看啊,盧家老二以后就等著享福吧,這么有孝心,又是神童,說不定向戲里唱的,給他娘掙個誥命夫人回來。”
這些話語飄進李氏的耳朵里,她卻聽不真切,只是用粗糙的手,一遍遍撫摸著盧璘的頭發。
王管事走上前,對著那名背著藥箱的老者微微頷首。
“孫大夫,勞煩您了。”
“務必用最好的藥,花多少銀子都由柳家出,一定要把盧厚兄弟的腿治好。”
孫大夫捋了捋山羊胡,點了點頭,徑直走向拄著木杖、神情激動的盧厚。
做完這一切,王管事才來到盧璘面前,臉上帶笑。
“小官人,你父親的傷病不用擔心,孫大夫是清河縣有數的郎中,時辰不早了,咱們該上路了。”
他沒有伸手去拉盧璘,而是側過身,恭敬地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他所指的方向,不是后面那兩輛普通的馬車。
而是停在最前方,那輛由烏木打造,氣派非凡的華貴馬車。
盧璘心里一片清明。
很清楚這段時間的策略奏效了。
從立下早慧人設,孝子人設,再到今天畫龍點睛的一筆。
一切都順理成章,一點都不突兀。
剛才那首《游子吟》,更是把形象釘得牢牢的。
盡管書童的還沒變。
但此書童,已非彼書童了。
最后回頭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父母,盧璘深深地鞠了一躬。
“爹,娘,孩兒走了。”
說完,便毅然轉身,邁著小短腿,一步步走向馬車。
車夫早已放下腳凳。
盧璘沒有多想,一手扶著車廂,小小的身子靈活地爬了上去。
掀開車簾,鉆進車廂的瞬間,盧璘腳步卻猛地一頓。
車廂里,一個看起來與他年歲相仿的男孩和盧璘眼神瞬間交匯。
兩人大眼對小眼,看了好一會。
盧璘才試探性地開口:“少爺?”
同時,更加細致地打量起對方。
一身月白色的錦緞長袍,腰間系著一枚價值不菲的羊脂白玉佩,烏黑的長發用一根碧玉簪高高束起。
粉妝玉砌,唇紅齒白。
那張過分精致的小臉上,此刻正帶著幾分好奇,一雙黑白分明的眸子,正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
聽到盧璘的問話,對-->>方明顯錯愕了一下,隨即才緩緩點了點頭,只是沒有開口。
盧璘心里了然,主動開口問道。
“不知少爺如何稱呼?”
對方依舊沒有說話,只是那雙清亮的眸子在盧璘身上掃了個囫圇,臉上卻沒有半點反應。
其實柳清月的心里,遠不像她表面上那么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