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車的引擎發出低沉而穩定的轟鳴。
一輛掛著省字頭小號牌照的白色考斯特,靜靜地停在省委機關車隊停車場深處。
車身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澤,車窗貼著深色的單向膜。
鄭儀夾著鼓鼓囊囊的公文包,提前十五分鐘到了停車場。
他站在車尾幾步外,目光習慣性地掃過車身。
車窗緊閉,單面膜反射著灰蒙蒙的天空和他自己模糊的身影,看不清里面。
停車場很安靜,只有遠處幾聲車輛的鳴笛。
他來得早了點,就在他琢磨著該站哪兒更合適時,車門“嗤”的一聲,緩緩向內滑開。
一股帶著皮革、消毒水和淡淡煙草味道的氣息撲面而來。
司機師傅是個四十多歲、神情嚴肅的漢子,穿著深色制服,坐在駕駛位上,目光平視前方,只是微微側頭,對剛上車的鄭儀點了下頭,算是打過招呼。
副駕位置空著。
車廂里,已有幾個人影。
羅文斌教授坐在最靠前、視野最好的右側座位上,閉著眼睛,頭微微后仰靠著椅背,似乎在閉目養神。
他手里拿著一份卷起來的報紙,膝蓋上放著一個打開的黑色皮包,里面露出厚厚的文件一角。
經濟組的老李坐在羅教授斜后方的位置,正低頭快速翻閱著攤在膝上的一本材料,手指夾著一支圓珠筆,眉頭微蹙,嘴里無聲地念念有詞。
社會組的薛敏坐在老李后面一排靠過道的位置。
她看起來四十多歲,短發干練,戴著一副細框眼鏡,顯得很文氣。
她手里捧著一個保溫杯,目光安靜地投向車窗外流動的風景。
最后排靠窗的位置,省委辦公廳綜合三處的副處長趙波已經到了。
他同樣沒穿西裝外套,只穿著淺色襯衫和毛背心,外套隨意地搭在旁邊座位上。
他面前的小桌板上放著一杯擰緊蓋子的茶水,手里拿著一個平板電腦,手指在上面快速地滑動點擊,神情專注,似乎在處理著什么公文。
他看起來比在研究室走廊那次見面更放松些,但那股干練勁兒依然不減。
鄭儀腳步輕快地邁上車,朝幾位同事微微頷首致意:
“羅老,李老師,薛老師,趙處。”
羅教授眼睛都沒睜,只是幾不可察地“嗯”了一聲。
老李抬起頭,推了推眼鏡,看到是鄭儀,臉上露出笑容:
“小鄭來了,快坐。”
他指了下自己旁邊靠過道的空位。
薛敏也轉過頭,微笑著對鄭儀點頭。
趙波從平板屏幕上抬起頭,臉上是恰到好處的熟稔笑容:
“鄭研究員,夠早的啊。坐這兒,寬敞。”
他下巴朝自己斜前方、羅教授后一排左側的一個空位抬了抬。
那個位置空間的確大些,前面只有羅教授的椅背。
“好,謝謝趙處。”
鄭儀從善如流,走到那個位置坐下,將沉重的公文包小心地放在腳邊。
座位寬大的扶手觸感微涼,坐墊卻很厚實舒適。
車廂內的空間比他想象的還要寬敞,空調口正送來暖風,隔絕了外面的春寒。
他剛坐下沒多久,車門又“嗤”的一聲滑開。
最后兩位成員幾乎是掐著點到了。
一位是研究室的另一位年輕研究員,鄭儀知道他姓馬,之前在資料室打過交道。
另一位則是司機師傅的助手,一個沉默的小伙子,上來后就直接坐到了副駕駛位,開始檢查車上的各種儀表。
車門徹底關閉,落鎖的聲音清晰可聞。
“人都齊了,老張,出發吧。”
趙波放下平板,對前面的司機說了一句,聲音不高,帶著一種自然而然的主導感。
“好的趙處。”
司機老張沉穩地應了一聲,沒有任何多余的動作,熟練地啟動車輛,考斯特平穩地滑出車位。
車輛駛出省委大院森嚴的門崗,匯入省城早高峰的車流。
窗外,熟悉的高樓、車流、行人快速向后掠去。
車廂內卻很安靜,只有引擎低沉的工作聲、空調送風聲,以及偶爾翻閱紙張的細微沙沙聲。
鄭儀沒有立刻打開包。
他先調整了一下座椅的靠背角度,讓自己坐得更舒適一些。
車窗的單向膜讓他得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不擔心被窺探。
他感受著車輛平穩的行駛,目光投向窗外。
車輛很快駛離了核心城區,高樓大廈漸漸被連綿的住宅區和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廠區取代,再后來,視野變得開闊,出現了大片大片的農田。
冬小麥已經返青,綠茸茸的鋪滿大地,間或有幾塊金黃色的油菜花田點綴其間,像燃燒的色塊。
遠山呈現淡淡的青黛色,輪廓在早春薄薄的霧氣中若隱若現。
他靜靜地看了一會兒。
收回目光,鄭儀彎腰,從腳邊的公文包里,先抽出了那份厚得驚人的內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