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親的車隊披著一路風塵,終于在午后時分,浩浩蕩蕩地駛回了南鑼鼓巷。
離95號大院還有一段距離,何衛國就用力按響了喇叭。
“嘀嘀——嘀嘀——”
清脆的喇叭聲在胡同里回蕩,像是在宣告喜悅的歸來。
大院門口,負責瞭望的半大小子閻解曠早就等得脖子都長了。
一聽到喇叭聲,像只兔子一樣躥進院里,扯著嗓子大喊:
“回來啦!新娘子接回來啦!”
這一聲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激起了千層浪。
院里院外早已等候多時的人們立刻騷動起來,無論是95號院的住戶,還是聞訊趕來沾喜氣的左鄰右舍。
全都涌向了門口,踮著腳尖,伸長脖子,臉上洋溢著笑容。
議論聲、歡笑聲匯成一片,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車隊緩緩停穩,車門尚未完全打開,負責放鞭炮的小伙子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點燃了引信。
“噼里啪啦——咚!噼里啪啦——!”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瞬間炸響,紅色的紙屑如同天女散花般四處飛濺。
空氣中彌漫開濃烈的硝煙味,這味道混合著人們的喧囂,構成了一種獨屬于喜慶時刻的鮮活氣息。
聲音實在太響,想要跟旁邊的人說話,都得湊到耳朵根子上大聲喊。
但這絲毫不影響大家的熱情,反而更添了幾分熱鬧。
按照老規矩,新娘子腳不能沾地,得由新郎官從車上背進新房。
車剛停穩,傻柱就深吸一口氣,在眾人的哄笑聲和祝福聲中,小心翼翼地將蓋著紅蓋頭的王翠蘭從吉普車里背了出來。
王翠蘭一身紅裝,雖然看不見面容,但那窈窕的身姿和安靜伏在傻柱背上的樣子,已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兩位請來的“全福”嫂子立刻一左一右,撐開了大紅傘,遮在新娘頭頂。
院里的鄰居們也很懂規矩,自發地站在兩旁,讓出了一條從門口直通中院的通道。
這時,許大茂的“高光時刻”到了。
他胸前挎著一個裝得滿滿當當的布口袋,里面全是水果糖。
此刻他就像個散財童子,臉上堆滿了笑,抓起大把的喜糖,用力向空中和人群里拋灑,嘴里還高聲吆喝著:
“吃喜糖嘍!新娘子發喜糖嘍!大家都來沾沾喜氣!”
無論城里鄉下,在這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糖都是稀罕物,更何況是這沾著喜氣的糖果。
大人小孩們頓時沸騰起來,笑著、叫著、彎腰爭搶,氣氛瞬間被推向了高潮。
孩子們靈巧地在地上搜尋,每撿到一顆糖都像得了寶貝,迫不及待地剝開糖紙塞進嘴里。
傻柱背著媳婦,許大茂撒著喜糖,后面嗩吶手賣力地吹奏著歡快的曲調,再加上不絕于耳的鞭炮聲和周圍:
“新娘子來嘍!”
“快看新娘子!”的喧鬧聲,整個迎親隊伍形成了一股歡樂的洪流,緩緩穿過人群讓出的通道。
那些半大的孩子們更是興奮,圍著傻柱前后跑動、起哄,傻柱臉上始終掛著憨厚而幸福的傻笑。
此刻的他,只覺得自已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