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扎著大紅花的吉普車和卡車緩緩駛近。
最終穩穩地停在了王翠蘭院門前。
車門打開,何衛國率先下車,他今天也換上了一身干凈的中山裝,顯得格外挺拔精神。
緊接著,新郎官傻柱在眾人的簇擁下下了車,他緊張地整理了一下衣領,臉上是壓抑不住的激動和些許靦腆。
隨后,許大茂、劉光天、閻解放等一眾接親的半大小子們也紛紛跳下車,一個個精神抖擻。
按照事先的安排,幾個小伙子趕緊將車上那些用紅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點心匣子,一樣樣小心翼翼地搬下來,排成一列。
另有幾個小伙子則迅速行動,將帶來的長掛鞭炮點燃。
“噼里啪啦——咚!”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瞬間炸響,紅色的紙屑漫天飛舞,硝煙味彌漫開來。
幾乎同時,隊伍里特意請來的兩位嗩吶手鼓起腮幫子,賣力地吹奏。
高亢嘹亮的嗩吶聲與鞭炮聲交織在一起,將喜慶的氛圍瞬間推向了高潮。
何衛國領著傻柱和接親的隊伍,準備往院里走。
這時,不知是哪個膽大的孩子脆生生地喊了一嗓子:
“喜糖!要吃喜糖!”
負責掌管喜糖的許大茂今天可是“財神爺”,他胸前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布兜,里面裝滿了水果硬糖。
聽到喊聲,他立刻笑嘻嘻地抓出一大把,朝著圍觀的孩子們用力撒去:
“吃喜糖嘍!沾沾喜氣!”
“搶喜糖啊!”
孩子們頓時沸騰了,歡叫著彎下腰爭搶起來,小臉上樂開了花。
許大茂見狀更來勁了,一把接一把地撒,毫不吝嗇。
這年頭,糖可是金貴東西,孩子們能敞開吃糖的機會少之又少,這下可算是過了癮。
搶到糖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糖紙塞進嘴里,那甜滋滋的味道,連同這熱鬧的場面,成了他們記憶中關于婚禮最鮮活的印記。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何衛國一行人被熱情的王家鄉親迎進了院子。
女方家的親戚趕忙接過他們帶來的禮物,連聲道謝,然后被引到早已擺好的席面旁坐下。
“小伙子們辛苦了!快坐下歇歇,喝口水,馬上開飯!”
“路上顛簸了好幾個小時,肯定餓了,先墊墊肚子!”
鄉親們的熱情淳樸,讓舟車勞頓的接親隊伍倍感溫暖。
雖然王翠蘭家這邊的席面比起城里要簡單些,多是些燉菜、炒時蔬、但分量十足,透著農家特有的實在和真誠。
大家也確實餓了,加上氣氛熱烈,便也不再客氣,紛紛大快朵頤起來。
席間,村里幾個幫忙的大嬸湊在一起,看著這熱鬧的場面,低聲議論著,眼里滿是羨慕和祝福:
“翠蘭這丫頭,以后可是掉進福窩里嘍!”
“可不是嘛,你看看那接親的車,多氣派!還有那些人穿的,多體面!”
“關鍵是人家大方啊,你看那喜糖撒的,跟不要錢似的,真是敞亮!”
“老王家這回可是長臉了,閨女嫁得好,比啥都強!”
酒足飯飽,稍事休息后,最重要的時刻終于到來——接新娘!
傻柱在一群半大小子的起哄簇擁下,心情緊張又激動地走向王翠蘭的閨房。
雖然這年頭接親的“關卡”不像后世那么花樣百出,但女方的弟弟妹妹、堂親表親們還是堵在了門口,笑嘻嘻地討要喜糖。
“姐夫!發喜糖!不發喜糖不讓進!”
王翠蘭的幾個堂弟堂妹擋在門前,笑著伸出手。
傻柱樂得合不攏嘴,趕緊從許大茂的兜里抓出好幾把糖,塞到孩子們手里:
“有有有!管夠!來來來,吃糖!”
孩子們拿到糖,心滿意足,但還是沒輕易放行。
一個年紀稍大點的堂弟看著傻柱,認真地說:
“姐夫,我姐以后可就交給你了。”
“她性子直,能干,你可不能欺負她!”
傻柱立刻挺起胸膛,保證道:
“放心!兄弟,我傻柱別的不會,就知道疼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