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真的都會這首詩?很會,很懂?”
“我們都會!”一個孩子站起來,“我還知道這首詩的意思。這是講的一幅畫,上面的山有顏色,水沒有聲音,花一直都在,鳥不會驚飛,因為它是畫啊,它永遠都那樣,不會變!”
“哈哈哈!”孩子們全都笑起來。
向老師笑意愈來愈濃。
他搖了搖頭:“世上沒有永遠一成不變的事物。比如我們的世界,不是已經變了嗎。這首詩也不是你們所理解的意思,它講的不是畫,而是心,和人生啊。你們知道,這首詩后四句是什么嗎?”
孩子們一愣。
全詩就四句,哪分什么前后。
向老師拿起板擦,把黑板上的四句詩給擦掉了。
而后工工整整,再一次以精美整潔的印刷體,寫下了四句。
——頭頭皆顯露,物物體元平。如何不會,只為太分明。
“同學們,加上這四句,才是完整全詩。前四句是王維所作?那只是以訛傳訛。這八句詩,其實是宋代一位禪師寫在經書上的讀后感,一首佛家偈子。它講的不是畫,而是人心,是清凈自性,是世界本質。”
“這節課,我們學這首詩,你們要體悟的是,世界為什么會變成現在這樣?未來在哪里,我們該怎樣活著?什么,才是真正正確的抉擇?”
“山水花鳥,虛妄幻相;頭頭物物,眾生平等。”
“當新一波物種大變異到來,百舸爭流,物競天擇,我們只有軟弱身體軀殼的人類,該怎么和強大的變異物種競爭生存資源,而不至滅族滅種?”
頭發花白的老教授用教鞭敲黑板,噠,噠,噠,強調著最終的結語。
“同學們,清凈自性,放棄欲望和情感,只依照世界本源的規律和科學而前進,才是我們的未來所在。”
“要流血。以我們軟弱的軀殼,換取微薄的生存空間。”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