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化發展是海空軍和二炮部隊未來發展的一大特點。
當前,空軍航空兵部隊旅長以上級別的崗位上,依然有許多非飛行員出身的將領。
顯然,這是不健康的構成要素。
空軍航空兵部隊里的旅長甚至政委,很多都是近十年成長起來的,這一批人是空軍的中堅力量。
讓這批人更強,是李干要做的事情。
最好的學校是戰場,只有真刀真槍的戰斗,才能讓人成長起來。
李干對前來掛職的副師長們提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訓練中向普通飛行員看齊,標準和強度不但不能降低,還要拔高,在這個基礎上同時學習指揮課程。
春節后的伯力地區依然嚴寒,越往北氣候越寒冷。
今年冬季的氣候比去年更加惡劣,烏克蘭平原和哈薩克斯坦黑土區的情況比去年更加嚴重,蘇聯小麥收成再一次遭到巨大打擊。
意味著,危機在逼近。
收回遠東地區后,東大與蘇聯在西部的界線是勒拿河——這條河從貝加爾湖西部出發,一路向北流入北冰洋,從地圖上看,這條河豎著切割開了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
實際上,遠東地區北部的薩哈和楚科奇兩個面積最大的地區,仍然歸屬蘇聯,但是,這兩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太惡劣了,蘇聯在那里的掌控力幾乎為零。
而東大忙著搞遼東省的建設,對那兩個苦寒之地根本沒有想法,即便蘇聯送,東大也不見得會要,因為當前東大還沒有能力大規模開發那兩處。
因此,雙方的界線,實際上就是以全長超過4400公里的勒拿河為界。
李干趁著嚴寒沒有過去,組織部隊北上進行極寒氣象條件下的遠程作戰訓練,錘煉部隊的低氣象條件下的作戰能力,為對日作戰做高階準備。
距離勒拿河大約500公里、位于遼東省北部的聰嶺軍事基地,是肩負著邊境巡邏的主要基地。
空軍在這里部署有一支遠程無人機分隊,每天都會起飛無偵-7高空戰略偵察無人機在勒拿河我方一側空域進行巡邏。
無偵-7就是殲-20首飛那年,李干提出來的大型長航時偵察巡邏無人機。
該機服役后,成為世界上飛行高度最高、航程最遠、滯空時間最長的無人機。
依托2萬米航高、25萬公里超大航程、40個小時的超長滯空時間,一架無偵-7就能從東到西把勒拿河巡上兩個來回。
在2萬米的高空,再惡劣的天氣也影響不了無偵-7的飛行,而其搭載的能夠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工作的偵察儀器,能夠對空中、地面的情況進行不間斷的監視、偵察。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蘇聯把大部分軍力集中到了東歐,西伯利亞這邊只留下了必要的守備部隊。
這一天,無偵-7飛行操作員秦火上校和往常一樣,在早上八點三十分過來接崗。
秦火原來是開戰斗機的,在遠東戰爭中負了傷,身體機能達不到空勤飛行人員的要求。
他是可以轉業回地方工作的,也可以轉到地勤崗位,可是,他不愿離開心愛的飛行事業。
因此主動申請轉到無人機部隊,當了一名無人機飛行操作員,成為了地面飛行員。
無偵-7的操控通常需要兩個人來執行,一人負責飛行,另一人負責偵察和通訊。
秦火和搭檔和上一班的戰友進行對接,隨即接手了代號為“軍犬3號”的無偵-7的控制。
這架無偵-7昨天八點三十分起飛執行任務的,已經飛行巡邏了整整二十四個小時。
按照邊境巡邏計劃,秦火這一班結束后,要操控著“軍犬3號”無偵-7返航降落,通常不會用盡無偵-7的滯空時間,留有非常充足的冗余量。
當前,“軍犬3號”無偵-7的航向是向南,沿著勒拿河東側,在18000米的高空,以420公里每小時的巡航速度往貝爾加湖方向飛。
秦火密切關注飛機的狀態,他的搭檔則盯著偵察設備反饋回來的信息,不放過蛛絲馬跡。
他們進駐這里執行邊境巡邏任務已經有小兩年了,很少會遇到蘇軍派遣戰斗機攔截的情況,蘇聯空軍的戰斗機也不會越過勒拿河。
他們明明知道在界河一側飛行的無偵-7能夠偵察探測到他們縱深好幾百公里范圍內的情況,對此也無可奈何。
總體而,過去這兩年里,界河周邊地區的情況是保持平穩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