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把瓦汗戰地軍校的經驗,百分之百地用在了第2航空教導師上面。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雖然掛著團長、旅長等軍事指揮職務,可大多數時候做的事情是軍工研制方面的。
也正是因為他那么多年的付出,東大的軍事工業才能有今年的成就,東大的經濟才能有當前如此驚駭的發展。
有得有失,在這個過程中,他無法用自己的超前意識,為部隊的訓練提供很大的助力。
東大空軍當前的實力是硬生生打出來的,連續幾場局部戰場下來,部隊練出來了。
可是,要注意到,當時東大空軍的對手,除了英國皇家海軍,其他的都是二流水平。
而此前發生的東大和美日聯軍在西太平洋發生的空中大規模沖突,可以說是東大空軍第一次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交手。
表面看,東大空軍完全占據了上風,壓著美國空軍和日本空中自衛隊打。
實際上,李干心里很清楚,那是因為美國人心里有顧忌,他們沒有用全力。
這讓李干感受到了壓力。
也讓他直觀地看到了美國空軍的水平。
美國空軍的從二戰開始到現在,大大小小打了一百多場仗,他們的作戰經驗遠在東大空軍之上。
東大從來不會把自己當成世界警察,不會四處制造武裝沖突,因此沒有很多實戰機會。
唯一的辦法就是向訓練要戰斗力!
東大空軍編有71個航空旅,3000多架飛機,除了第2航空教導師外,其余70個皆為合成旅。
除了中部的幾個旅,其他部隊部署在遠東、東部沿海地區、南部地區、西部地區,也就是說,每個戰區下面都有10個以上航空旅。
春節過后,伯力空軍訓練基地投入使用,是空軍第二個綜合訓練基地,規模僅次于阿泰空軍基地。
伯力空軍訓練基地隸屬第2航空教導師,是該師的場站之一。
在伯力設立空軍綜合訓練基地是有針對性的,這里的緯度比阿泰空軍基地略高,高于北海道,自然氣候這塊比整個日本都要惡劣。
其次,伯力地區周邊地域廣闊,往北就是遼東省廣闊的北部地區,兩側是一千多公里長的黑龍江下游地區,地形地貌非常有利于空軍作戰訓練。
最后,從伯力出發向東飛行1200多公里,跨過庫頁島便是太平洋的西北部海域,也就是白令海以南海域,有利于部隊進行遠程作戰訓練。
投入使用后,李干率領第2航空教導師一半的兵力,從阿泰空軍基地轉場過來,正式進駐,在這里設立第二個教導基地。
第2航空教導師并沒有從編制上一分為二,而是采取輪換駐扎的方式,部隊在東西兩個基地來回更替。
李干在伯力空軍訓練基地設作戰教導指揮組,是臨時機構,人員組成就是師部機關里抽調出來的,人員同樣進行輪換,每六個月一次。
主要領導方面,李干到了伯力之后,阿泰那邊的指揮就交給了張二標,他親自負責伯力這邊的部隊指揮。兩個副師長分別充當二人的副手。
其次,李干大力提拔年輕干部,讓更多的年輕干部走上指揮作戰的崗位,完善指揮軍官的培養制度。
第2航空教導師編有多達8名副師長。
這里面,除了常設的東西兩個基地各一名副師長外,其余六名全部是掛職副師長。
海航6旅旅長姜大明再一次率隊轉場到了伯力空軍訓練基地,他成為了第2航空教導師的掛職副師長,和其他兩名分別來自空軍第2航空旅、空軍第24航空旅的旅長,跟著李干學習戰役級空戰指揮。
有一個現狀是鮮為人知的。
空軍航空兵部隊里,許多高級將領并不是空軍飛行員出身,在許寶國之前的歷任空軍司令員全都是老陸。
這也反映出了老陸的巨大影響力。
其實不止空軍,海軍的高級將領里也有一堆旱鴨子,現任海軍司令員李遠海就是旱鴨子,正兒八經的老陸出身,當初是從軍區副司令員的位置上升任海軍司令的。
因為海軍發展周期長的緣故,最高統帥部早已經確定,李遠海起碼要當10年以上的海軍司令,甚至更長,這么做是確保海軍發展不折不扣地按照最高統帥部的意圖進行。
而從當兵那天起就是海軍戰士的海軍參謀長吳立峰,是被當做下一任海軍司令來培養的。
最高統帥部已經確定,從下一屆開始,海軍、空軍的司令員必須要是專業出身-->>,海軍司令員必須會開船,空軍司令員必須會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