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吩咐震挺,讓他調派最精干的人手,協助林生分二十條線以上入場吸籌——每線金額不超過百萬,賬戶遍及倫敦、紐約、星洲,保證如同細雨入海,無聲無息。”
霍英棟的眼神銳利如鷹,“只是”
他頓了頓,終究問出那個橫亙心頭的疑問,“林生如何確保,怡和不會在我們布網之時,突然增持反制?”
林火旺輕笑一聲,那笑聲帶著一種近乎睥睨的篤定:“他們不敢,也無力。霍老可知為何?”
他從懷中取出一張折疊的剪報——赫然是昨日《南華早報》財經版頭條。
標題觸目驚心:“怡和財報預警,全球債務逼近臨界點!”
“怡和為收購南非金礦,向匯豐質押了17的置地股權。”
這些都是林火旺基于真實歷史發展,去刻意找來的報紙新聞,事實上1970年代的怡和的確因擴張頻繁而一直在質押資產。
若國際的金銀價格變動過大,以及怡和這邊抵押的資產突然暴跌的話,匯豐隨時可強行平倉,那17的置地股份。
怡和現在正焦頭爛額籌錢填各種坑,哪有余力護盤?此乃天賜良機!”
霍英棟接過剪報的手指竟微微顫抖。
所有碎片在林火旺口中拼合成一幅無懈可擊的獵殺圖景:白銀狂潮吸走怡和的流動性,股價壓制暴露了股權軟肋,債務危機封死了對方退路。
而林火旺,正是那個在暗處拉弓搭箭的獵手。
可怕!
實在是太可怕了。
這份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