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
林火旺的剖析還在繼續,如同在法庭上陳列證據,“怡和為了維持他們對置地的控制,為了最大化其自身利益,長期以來一直刻意地、策略性地壓制置地的股價!
你看”
林火旺淡然一笑,十分鄭重地說道,“霍老若是不相信,可以通過霍家的渠道去查一下。
怡和洋行在置地集團的實際持股比例,絕對不到30。
而根據我掌握的最新情報,其精確數字只在25左右浮動。”
林火旺的聲音壓得更低了,“他們雖是名義上的控股股東,但這個比例遠低于絕對安全線。
更關鍵的是,怡和深怕市場嗅到血腥味,引來其他資本巨鱷的覬覦,因此多年來一直以維持‘穩定性’為借口,暗中操控置地的股價保持在低水位運行。”
窗外,淺水灣的海浪聲似乎在這一刻凝固。
霍英棟那雙閱盡滄桑的眼眸驟然一縮,捻動念珠的手指也停滯在半空。
他并非完全不知置地的虛實,但如此精確到數字的內幕被一個年輕人輕描淡寫地托出,仍讓他脊椎竄起一絲寒意。
林火旺說得對——怡和確實將置地視為禁臠,寧愿犧牲市值也不愿引狼入室。
他腦中飛速計算:置地市值在去年末估計僅有六七億港元,每股價格被刻意壓在一兩元區間徘徊。
林火旺是重生而來,即便沒有情報來源,也比現在港島任何人都更加清楚。
在真實歷史背景下,1977年置地市值約6-7億港元,怡和持股比例約25,股價長期低迷。
所以,這絕對是一個絕佳的從怡和洋行手中將置地給鯨吞過來的最好時機。
林火旺捕捉到霍英棟的細微震動,嘴角掠過一絲笑意:“霍老,您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