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山打獵?
眾人精神一振。這可是好事!
“咋個章程?你說,我們都聽你的!”
沈富民如今接替了沈軍的位置,顯得格外積極。
“這次進山,準備要足。”
王衛國伸出手指。
“第一,干糧。每人至少準備十天的量,以炒面和紅薯干為主。第二,彈藥。這次我們往深山里走,遇到的家伙可能不小,每人準備五百發子彈。”
五百發!
屋里響起一片抽氣聲。
這手筆也太大了!
以往進山,一人帶個百十發子彈都算奢侈了。
“衛國,五百發是不是太多了點?”
沈建山有些遲疑,他是新補上來的,性子比較穩重。
“不多。”
王衛國搖頭,眼神變得深邃。
“這次我們的目標,跟以往不一樣。另外,這幾天,大家把手里的槍都拿過來,我幫你們檢查一下,尤其是那幾桿老槍,膛線都快磨平了,我幫你們重新弄弄。”
他特意提到了膛線。
隊里有幾支加蘭德步槍,膛線壽命大概是五千發,現在才打了一千多發,精度還保持得很好。
但那些老掉牙的舊槍,精度已經嚴重下降,五十米外能不能打中野兔都得看運氣。
王衛國打算用他前世的知識,給這些老槍的槍管做一次簡單的“手工磨膛”,雖然比不上專業的機器,但至少能讓精度恢復不少。
聽說王衛國要親自幫忙弄槍,大家心里的那點疑慮頓時煙消云散。
在他們看來,王衛國就是定海神針,只要有他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十天,整個沈家村都圍繞著這次大規模狩獵忙碌起來。
女人們在家炒麥子、磨炒面、切紅薯片晾曬成干。
男人們則在王衛國的指導下,保養槍支,準備進山的各種工具。
王衛國家的院子里,儼然成了一個臨時的軍械所。
他搬了張小馬扎,坐在院子中央,面前擺著各種工具:小銼刀、砂紙、桐油、還有一些他自己搗鼓出來的古怪器械。
一支支老舊的步槍在他手里被拆解、清理、打磨、上油,再重新組裝。
他干活的時候異常專注,陽光照在他棱角分明的側臉上,神情嚴肅得像是在完成一件神圣的藝術品。
王山和王海兩個小家伙就在不遠處,學著他的樣子,拿著兩根小木棍,對著一塊木頭“保養”,嘴里還念念有詞。
沈青青端著一盤剛出鍋的烤紅薯走出來,看到這一幕,臉上不自覺地就露出了溫柔的笑意。
這就是她的男人,無論在外面多么雷厲風行,回到家,總能讓人感到無比的安心。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