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楓堂。
大丫鬟挽香將下人來報的消息稟給宣王妃,宣王妃聽完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待挽香出去。
顧側妃放下茶盞,輕壓了聲音道:“王爺為何轉變得如此之快?莫非真是因那位食了穢物才遭了厭棄?”
正值歇晌之后,瑜姐兒要讀書。
顧側妃給小家伙布置了課業,之后閑來無事便來宣王妃這邊嘮嘮嗑。
“不至于。”
宣王妃沉吟片刻,道。
那人若是因那事厭棄姜氏,當時就不會在得知姜氏摔壞腿的實情后,連瑜姐兒都不顧便要去探望。
顧側妃那晚在水榭,并不知瓊苑發生過什么,便問宣王妃為何如此肯定。
宣王妃沒說萬壽節那晚的事,只道:“前頭這一個月王爺還去看過她幾次,再說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厭棄了她,那不還有顯哥兒和瓊姐兒?”
這對兒可是難得一見的龍鳳胎。
當時父皇都給姜氏賜賞了。
顧側妃一聽龍鳳胎,神色一難盡。
她扭頭看眼堂屋方向。
轉過來后很是幽怨地小聲對宣王妃道:“王爺作甚叫人把那兩個送去我那邊,我一點兒也不想養孩子。”
怕被誤會,她不忘補充:“我不是嫌麻煩,而是我原就不喜她的做派。
過去一年多她是變了性子,可每回瞧著我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也不知在傲個什么勁兒。
她如今遭了罪不假,可我又不是菩薩,做什么要因不喜歡的人遭了罪就同情對方,還要替對方養孩子……”
說著,顧側妃突然不自在起來。
宣王妃示意她有話就說。
顧側妃真就說了。
“不瞞您說,我之前看過幾本她寫的話本,講的皆是諸如大少爺愛上一個本不受他所喜之人的故事。
我就怕回頭王爺要去我那兒看孩子,次數多了他也會覺得我有趣,轉變對我的態度,那可如何是好?”
顧側妃真心不愿和宣王有男女方面的關系。
她與宣王妃合得來,時常泛月詠絮,瑜姐兒亦活潑可愛,敬重她這位先生。
不必為后宅瑣事煩憂。
有施展才學的地方,又有好姐妹相伴,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她人都胖了。
要緊的是,顧側妃委實做不出與好姐妹共侍一夫的事,多惡心得慌啊。
她是圣上欽點的王府側妃,又不肖想正妃之位,宣王于她而真不重要。
宣王妃知曉顧側妃率性,卻沒料到她的顧慮在此,她頓覺忍俊不禁。
“您別只顧著笑啊。”
顧側妃跺腳。
“話本故事創作通常源于日常取材,我昨兒就在愁這事兒了,您幫我想想轍,要不把那倆孩子安排去別處。
要不看尋個什么由頭叫王爺去探望他倆時免了我的禮,我躲著不見他……
不行,那位當初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被看中的,我若躲了,王爺若再反過來覺得我性情有趣,相中我怎么辦?”
宣王妃笑得直不起腰。
顧側妃繼續想像各種可能。
這時,落地罩外響起一道咬牙切齒的聲音:“閉嘴,本王對你沒興趣!”
顧側妃嚇一跳。
宣王妃原本高高翹起的嘴角在一瞬間收了起來,人也立即站起身。
上前兩步對來人行禮。
宣王看在眼里,心頭微梗。
從前他們在一起何需在意這些虛禮。
不過當著顧側妃的面宣王倒沒說別的,徑直到炕前的紫檀三屏椅上落座。
對顧側妃道:“沒你事了。”
外之意你可以走了。
顧側妃自然要走,但在走之前她欲又止,最終還是一咬牙,小心問:“能請王爺收回剛剛說的那句話嗎?”
怕宣王扭頭就忘,她貼心提醒了一下:“就您說對妾身沒有興趣的那句。”
宣王的臉沉得能滴出水。
“沒興趣便沒興趣,作何要收回?難不成你想本王對你有興趣?”
顧側妃瘋狂搖頭。
“王爺息怒,妾身沒旁的意思。
只妾身此前翻閱過幾冊話本,其中多數才子起初對佳人說的話便如王爺方才所,最終卻都而無信。
妾身也是擔心王爺是時會如同這些話本中的人物那般,自食其,便想請王爺收回方才所,妾身只當不知。”
宣王妃背過身,拿手帕掩了掩唇角。
宣王:“……”
宣王險把扶手給掰碎!
提起話本,他便想起姜氏,想起姜氏當著六哥的面說的那一番番話。
他和疏嫣有關的所有事,都讓她說中了,且其中很多都只他與疏嫣才知曉。
所以,他信姜氏所。
他恨不得親手殺了那個毒婦!
若不是她,他怎會行受束。
他和疏嫣又怎會……
“滾!”
聽顧側妃哪壺不開提哪壺,宣王再壓抑不住心中震怒,厲聲冷喝道。
顧側妃從沒見過宣王這般惱怒,立時也不-->>敢胡亂語,恭敬福身告退。
宣王妃看看宣王,坐到旁邊位置,“王爺做什么對她生氣,又不是她招惹了您。”
下之意,誰惹了你找誰撒氣去。
宣王一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