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遍查典籍,發現我大唐南方,尤其是嶺南、交州一帶,氣候濕熱,與天竺等地頗為相似,或可種植甘蔗!”
“然,南方之地,山高林密,瘴氣橫行,民風亦與中原不同,非有大才干、大魄力、大仁德者,不能撫之!”
“吳王殿下,文武雙全,素有賢名,血統高貴,在宗室之中,威望素著。
若由吳王殿下,前往南方,總領甘蔗種植及制糖事宜,必能馬到成功。
此乃為國開辟一大利源,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一番話,說得是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所有人都聽明白了。
秦源這是要將李恪,從他自己想去的、可以擁兵自重的“邊疆”,一腳給踢到那個鳥不拉屎、瘴氣遍地的“南方”去。
讓你去種甘蔗!
這簡直是殺人不見血的陽謀!
李恪想去邊疆執掌兵馬,這是司馬昭之心。
秦源現在提議讓他去南方搞農業,卻是站在“為國生利”的道德高地上。
你去,還是不去?
你去,就得放棄兵權,去跟泥腿子打交道,離長安十萬八千里,再也別想染指中樞。
你不去?
那你剛剛那番“為國分憂、為太子分勞”的表態,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證明你就是個口是心非的偽君子!
李恪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陽謀,竟被秦源用一個更“陽”的謀,給頂了回來。
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一個字也反駁不了。
難道說他不愿意為國生利?
太子李治,此刻看向秦源的眼神,充滿了敬佩和感激。
父皇說得對,秦卿,真乃國之柱石!
龍榻上的李世民,嘴角,也逸出了一絲幾乎無法察白的笑意。
他看著窘迫的李恪,又看看云淡風輕的秦源,心中最后的那點擔憂,也煙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