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鴉雀無聲。
許多之前對秦源心懷不滿的舊派官員,此刻都暗自點頭。
李義府這一手,太高明了。
他不談秦源的功績,只談“利”。
在“士農工商”這個鄙視鏈根深蒂固的時代,“與民爭利”,是一頂誰也戴不起的大帽子。
就連之前力挺秦源的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此刻也選擇了沉默。
因為李義府說的,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事實。
新事物的誕生,必然會沖擊舊有的秩序。
龍椅之上,李世民的面色看不出喜怒。
他只是靜靜地看著秦源。
“秦卿,你有何話說?”
秦源出列,神色平靜得像一潭古井。
他沒有反駁,沒有辯解,只是躬身一禮。
“陛下,御史所,句句誅心。
然事實究竟如何,非臣一可辯,亦非御史一可定!”
“臣,懇請陛下,允臣在藍田縣,舉辦一場‘經濟民生公開質證會’!”
“屆時,臣恭請李御史、京兆府的官員、長安城所有受影響的商賈代表、以及普通的百姓代表,一同前往藍田!”
“是非曲直,孰利孰弊,屆時,當著天下人的面,一一質證明白!”
這番應對,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在朝堂上逞口舌之利,反而要把事情鬧大,請所有人去現場看?
這是何等的自信,或者說,是何等的狂妄?
李義府微微一愣,隨即冷笑。
他自認抓住了秦源的死穴,占盡了道德大義,去哪兒辯,他都穩操勝券。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