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所育之才,可入軍器監,以造更精之器。”
“如此,方是良性循環,方是強國安邦之大道。”
秦源的聲音,在塔樓的風中回蕩。
李治聽完,閉上眼睛,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再睜開眼時,他看向秦源的目光里,再也沒有了審視和考驗,只剩下全然的信服和欣賞。
他對著秦源,鄭重其事的深深一揖。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秦侯之才,孤,拜服。”
這一拜,拜的不是君臣之禮,而是大道之交。
秦源坦然受之。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無論未來朝堂如何風云變幻,他在這位未來的帝國繼承人心中,已經有了一個不可動搖的位置。
大戰在即,長安城里,一片肅殺。
貞觀十八年春,大唐天子李世民,誓師于洛陽,親率六軍,號稱百萬,劍指遼東。
旌旗如林,刀槍如雪,綿延數十里的出征隊伍,宛如一條黑色的巨龍,浩浩蕩蕩的向著那片白山黑水之地碾壓而去。
在這條巨龍的身軀里,秦源,這位新晉的開國縣侯,并沒有像其他重臣一樣隨侍在皇帝的中軍寶帳之內。
他的位置,在后軍。
隨軍參贊,專領軍器后勤事。
這是一個聽起來并不那么顯赫的職位,但只有真正懂得兵事的人,才明白這八個字背后所蘊含的恐怖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