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雷音寺中。
眾多鄉親的目光,皆在大雄寶殿中的未來佛身上,眼中都充斥著狂熱的虔誠和興奮。
從未見過九天神佛,所以見到眼前的這個未來佛,自是無比的信服,再加上此前顯現神通的黑羽,更是令眾人沒有半點的懷疑。
即便未來佛腦后佛光所顯現的梵文,明顯是有些古怪和問題,眾人全都下意識的忽視了。
或者說,在眾多鄉親的心中,早就對這幾句話習慣,甚至覺得...這就是最正確的佛門禪語。
畢竟,從進入這千佛雷音寺開始,這段禪語便在不斷的響起,他們所信奉的未來佛,就連佛光都刻印著這段話。
就算心有疑慮,在這種種因素的影響下,無疑也就煙消云散了。
尤其是,現在這大雄寶殿中,還傳來了那一道厚重神圣的念誦,令鄉親們不約而同的覺得...這念誦無疑就是未來佛所為。
就連大慈大悲的未來佛,都在他們的面前念誦了這句話,那肯定是不會有問題,自然是要跟著念誦,祈求未來佛的庇佑。
由于鄉親們的目光,全都在未來佛的身上。
因此,剛剛響起的突然嘆息,似乎并沒有引起這些鄉親注意,依舊是準備跟著未來佛腦后的佛光,念誦而起。
但跟這些鄉親不同,那在大雄寶殿里的未來佛,雖然看似閉著眼睛,笑著如彎月,可實則已是將注意力放到了山門位置。
仔細觀察打量不停,明顯是想要看出點什么東西。
剛剛的那一道嘆息,它能清晰的判斷出...就是在這山門的位置傳來,可偏偏現在這位置又看不出什么異樣。
除了兩個進寺大門外,便是在寺門后的韋陀樓至。
跟其他殿中由枯骨所化的佛像不同,為了讓這靈山雷音完美立起,所以當前在神臺的韋陀樓至,還是正常有血肉的孩童模樣。
雖然心中有所猜測,但未來佛還是覺得...問題應當不是出在韋陀樓至身上,或許是有其他狗道、禿驢,還是邁過了那些鄉親的阻攔,來到了千佛雷音寺。
因為,剛剛它都已經被逼到絕境,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和手段,能尋到合適的人選,來坐上這韋陀樓至的果位,來令這靈山雷音。
眼前的這個娃子,多半是天地因果大勢,見其即將魂飛魄散,才以那布袋法器,將這娃子擄來,來當這韋陀樓至。
雖然這娃子身旁的護佑不少,甚至都能把自已派去的三足烏解決,令至今都不再有這只小鳥兒的消息。
但天地因果大勢,絕非尋些護佑,就能避,就能躲的。
要是真當能避開的話,剛剛就不會被布袋擄來,放到這屬于韋陀樓至的神臺之上。
所以,對于這由天地因果大勢送來的林永安,未來佛心中始終是帶著幾分信任,覺得林永安這個娃子,必定是在因果影響被那布袋蠱惑了。
天地都如此助它,若無因果大勢,自身也早就魂飛魄散,這送來的韋陀樓至自是也不會有問題。
當然,換句話說,無疑就是未來佛,從心底不希望韋陀樓至出問題。
哪怕是兩側的幾個佛殿中,其中一個出問題,都比當前守在進寺山門位置的韋陀樓至出問題,來的好上不少。
韋陀樓至若是出了問題,無疑是會讓未來佛懷疑和擔心起來...究竟這天地因果大勢是否還在它這邊,是否這天地還在庇佑著它成事。
仔細打量數眼。
沒看到有何異樣,也沒有再聽到那種嘆息聲,未來佛不由得稍稍松了口氣,更是將視線移開,看向了跪在殿前的眾多鄉親。
先前自已特地引導念誦出第二句禪語后,這些鄉親們明顯是要打算說出第二句了。
而他們說出這番禪語的話,無疑就代表著...信服自已的理念,跟隨自已的禪意,愿當最虔誠的信徒。
即是這般虔誠,那在念誦之時,稍稍將他們的陽壽和福緣削減,收斂些許,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問題,這些凡人更是心甘情愿。
只不過,這所謂的心甘情愿,都是被蠱惑蒙蔽所致。
如果讓這萬千鄉親們知曉真相,知曉他們的陽壽和福緣,正在被未來佛所削減的話,絕對不會有所想的情愿。
看似虔誠和自愿,實則都是蠱惑和蒙蔽。
......
大雄寶殿外。
這萬千鄉親依舊是跪著,滿臉皆是虔誠和興奮之色,看向殿中的未來佛金身神像,雙手合十的祈求念道。
“不偷盜,強弱如我......”
一邊虔誠鄭重的誦讀念著,一邊陽壽和福緣卻被不斷削減。
那坐在佛殿中,盡管看似沒有任何動作,也沒有半點異樣的未來佛,心中早就滿意興奮的暗暗點頭,更是在持續的收斂著這些鄉親陽壽。
由于立起靈山雷音格外倉促,導致它未能提升到極限的道行和法力,在收斂來的陽壽和福緣作用下,道行法力都開始飛快提升。
真要仔細論起的話,比起此前吸收香火都還要快速不少。
未來佛感受著體內不斷攀升、補足缺漏的道行法力,格外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殿外的萬千鄉親,好似看著獨屬于自已的肉豬那般。
陽壽和福緣,真當是比香火還要厲害,僅是這般粗略一吸,便將先前缺漏之處,補上了足足八成之多。
以未來佛的估計。
若是它將所有禪語顯現誦完,所吸收的陽壽和福緣,絕對是能徹底補上因焦急而缺漏的法力,甚至還能讓它道行比設想的多拔高幾分。
至于,吸收過多的陽壽和福緣,會給這些鄉親帶來何種后果,未來佛自然心中也是清楚。
輕則陽壽削減大半,福緣大減,原本能一生無病無災活到八十歲的鄉親,現在僅有六十歲的陽壽,被削去二十年陽壽的同時,此生往后還會顛沛流離起來。
這還僅是最輕的情況。
更重的話,則是走出這千佛雷音寺,回到家中之后,便會在極短,不到一天的時間內暴斃身死。
這是原本所剩不多的陽壽,被吸干抽掉的表現。
而有些人的福緣本就不多,被未來佛吸收大部分的話,同樣也會出現福緣消散,余生困苦,劫難不斷的情況。
但未來佛對此完全不在意。
在它眼中,只要能讓自已將靈山雷音立起,成就這果位,恢復該有的法力和道行,殿中的這萬千鄉親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死在信奉的未來佛面前,世間還有什么比這更美妙的事情。
至于,這些鄉親被吸收過多的陽壽和福緣身死后,會不會影響后續的信仰和香火,未來佛則是完全不擔心。
因為,現在的它無比肯定...還有數不清的鄉親,正在從四面八方的朝著此地趕來,就算殿外的這批死了,也會有下一批,下下批。
就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耗材,會給它持續不斷的提供香火,根本無需擔憂是否會斷根。
更不用說,現在的它已是成事,擁有厲害的滔天法力,更有天地所承認的陽間真佛果位。
在這陽間之中,得到天地認可的神佛,可是僅有它一個。
往后若想招攬信徒的話,又有什么難的地方,自然也是半點都不會缺香火供奉。
現在殿外的這些凡人,應當是最為信奉自已的那一批。
那付出些許陽壽和福緣,來助他們所信奉的真佛成事,化為法力的一部分,又有何不可。
或許,為了自已獻出陽壽和功福緣,他們只會覺得榮幸和自豪。
想到這里。
未來佛滿心皆是喜色,老神在在的等著眼前萬千鄉親誦完這句,以此來給它提供夠多的陽壽和福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