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之上,白幡低垂。
香燭的煙氣升起,悲慟的低泣聲落地。
蓉城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到了,前來相送這位父母官。
羅月娘一身縞素站在人群最前面,雖然面容憔悴,身體卻依舊挺直如松。
雙眼不見淚,眼底卻是深不見底的悲痛之色。
待到前來吊唁的人退去,她才緩緩展開了那封來自北方帝都的回信。
丈夫臨死之前一直心心念念這封信,他到底還是沒能看見。
信中的文字清晰而有力,如同那位年輕帝王的意志,不容置疑。
果然如魏訓所料,新帝拒絕封王,并嚴詞斥責,甚至要求他們夫妻必須離開世代居住的蜀地,前往京城......
若是魏訓活著看到這封信,或許能體會到李徹的深意。
而羅月娘此刻的心情不同,書信上的一字一句都像冰冷的針,刺在她本就千瘡百孔的心上。
按照丈夫的遺愿,此刻她應該壓下所有的個人恩怨,為了大局而選擇接受,但是......
羅月娘握著信紙的手越攥越緊。
魏父死于慶帝的背信詭計,血仇未雪!
若非慶軍興兵來攻,丈夫又怎會憂思成疾,最終英年早逝?
這筆賬,難道不該算在那位新帝頭上?
兩條人命,如此深仇大恨,自己怎能心安理得投降那小皇帝!
羅月娘將手中的信紙抽出,伸到一旁的燭火之上。
橘紅色的火苗貪婪地舔舐著紙張,迅速向上蔓延,將書信化為一片片飄落的灰燼。
她對著丈夫的靈位,喃喃道:“夫君,恕月娘不能從命......此等血海深仇,怎能不報?”
羅月娘準備跟隨本心,選擇了那條與丈夫遺愿完全相反的路,死戰到底!
然而,命運似乎覺得,給羅月娘的考驗還不夠沉重。
她焚信立誓走出靈堂,忽聽城門出傳來一陣喧嘩。
卻見幾騎渾身浴血的哨騎,飛速沖過城門,行人紛紛躲避。
“報——將軍!不好了!”
為首的哨騎未等馬停穩,幾乎是摔著落下馬來。
“都掌蠻聯合白草羌大舉出兵,趁我軍后方空虛,已經攻破了八座城池!”
“這群蠻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各城守軍告急,我蜀地危矣。”
哨騎說完,便脫力暈厥過去,羅月娘身后的蜀軍將領皆是面色大變。
最壞的情況出現了,前有北方慶軍虎視眈眈,后有如狼似虎的異族趁火打劫,蜀地的抵抗勢力瞬間陷入了被兩面夾擊的絕境!
“將軍,我們怎么辦?”有人一臉忐忑地開口問道。
羅月娘鳳目圓睜,煞氣沖天:“慶軍欺辱我們,他們也來湊熱鬧,蠻夷安敢如此!”
她站起身,素白的孝服也掩不住那身凜冽殺氣:“立刻點兵,本將親自出征,必將這群趁火打劫的豺狼盡數誅滅!”
保境安民,是刻在她骨子里的責任,無論是對抗北朝還是抵御外族!
區區蠻夷,在慶軍未打來之前只敢躲在山里,如今看蜀軍勢弱,竟然也敢跑出來逞兇了?!
眾將皆是怒不可遏,紛紛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