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婉確定了病癥,用紙筆寫下藥方,先遞給旁邊的朱大夫,“朱大夫,您看看,有沒有需要增減的。”
忽略相貌和年紀,林婉婉看診堪稱老道。很多學醫十幾年的大夫看診時都未必有這份篤定,大夫不自信,如何讓病人信任呢。
朱大夫看過藥方,“沒有問題。”
林婉婉把藥方交給病人,“上面的藥我們這里沒有備,拿著藥方去城里醫館抓藥。每日早晚各喝一副,連喝七日算一個療程。七日后,”看著旁邊人,“到常樂坊回春堂找朱大夫復診。”
朱大夫暗道林婉婉會做人,待病人出去,問道:“你知道備了哪些藥。”
“剛剛在后頭藥棚轉了轉,大概清楚。”
朱大夫遞過來一張紙,“此次義診備下的全部藥材。”
林婉婉連忙接過來,仔細看了,怕有疏漏,索性放在旁邊以作對照。
朱大夫盯著看了三個病人,方才放心出去洗手,回來從藥箱上的褡褳取出炊餅,本想出去吃,想到林婉婉年輕面嫩,這又是分給自己的醫棚,要擔責任。
將位置稍稍挪到后面些,小口吃起來。
林婉婉看到炊餅恍然大悟,原來是被抓來做替補的。“大慈恩寺連午飯都不包嗎?”
朱大夫想到自己抓人干活不地道,低聲應道:“嗯。”
“大慈恩寺家大業大,大夫們還要自帶干糧參與義診。”沒錢沒名就算了,連后勤保障都沒有。林婉婉聲聲句句都站在大夫的立場吐槽。
留給自己的機會不多了,林婉婉抓緊時間。
朱大夫上了年紀,在醫棚內更不能當著病人面狼吞虎咽,只能抽著空細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