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我代替你作為袁家的謀主?”西普立安有些奇怪的看著荀諶,“不是,你們袁家有不少的文臣,我空降過去,真的沒問題嗎?該不會過去了就有一群人跟我勾心斗角吧,這工作你不行給別人得了。”
“這些人之中只有你最合適,一方面你和我同時來了長安,所以對你進行交代,最為合適,另一方面,袁氏那邊的情況,其他的文臣去操作,難免會急功近利,而你不同。”荀諶看著西普立安很是認真的說道。
這話并非是在糊弄西普立安,而是真正如此,西普立安在干事的時候,基本沒有什么急功近利的想法,都是盡可能做到最好,而且目光也很長遠,這對于現在的袁家而,極為重要。
袁氏面對的羅馬侵蝕問題,在荀諶看來實屬是無法短時間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前提下,所有急功近利的操作都只能給袁家帶來破綻,讓羅馬更容易的薅袁家的羊毛。
既然如此,還不如安穩一些,找一個踏實能干,且目光長遠的家伙來頂替自己,這樣就算有所損失,最起碼在未來是好的。
“你們袁氏的那些謀臣信你可未必信我。”西普立安回憶一下高柔、閻圃、辛毗那些人之后,看著荀諶帶著幾分嘲笑詢問道。
當然這話也不是假的,西普立安才去的時候,就注意到這群人對他有一些偏見,也就等他干出來一些成績之后,這些人才開始正視他,但就算如此,那些人其實也沒有意識到,其實西普立安遠比他們認知的強。
只能說,人心的偏見,會蒙蔽自身的認知。
“你無需信他們,你只需要去做對于漢室有利的事情就可以了,只要你做的對,做的比他們更好,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服從你。”荀諶搖了搖頭說道,“這一點,我相信你能做到。”
“我認為正確的事情,未必是你認為正確的事情。”西普立安將話直接挑明了,他知道荀諶明白自己說的是什么。
荀諶沉默了一會兒,然后緩緩地開口道,“我短時間無法回東歐那邊,而且我覺得你做的東西有些不同于我,只是憑借我的經驗和智慧,但并未阻攔,只是謹慎的進行壓制,但我既然無法在袁家,你想做什么就做吧,只要于袁家有利即可,我相信你的智慧。”
西普立安聞,看了兩眼荀諶,他其實是個樂子人,喜歡整點別人做不到的樂子出來,而荀諶現在這個說法。
“也好。”西普立安緩緩開口道,倒不是他看不起袁家那些謀臣,說實話,要說厲害確實是厲害,但他們不是一個層面的厲害,西普立安強在組織力架構上,而其他人強在利用組織力上。
“多謝,我會讓淳于將軍為你提供證明。”荀諶緩緩點頭,心下雖說有一些疑惑,但這場多年的相處,荀諶也已經意識到,西普立安確實是一諾千金,既然答應了,那就不可能胡搞。
西普立安不再說什么,他原本沒這么容易答應的,但在長安這邊調研出來的東西,以及陳曦給他講的東西,外加最為重要的,陳曦表示他可以在袁家那邊進行大規模的社會驗證,讓西普立安最后接受了荀諶的建議。
沒錯,荀諶在這里面只占了很少一點,長安這邊完全不同于西普立安認知的組織構型,但卻完美的運行下來,才是讓西普立安覺得自己有必要在袁家進行大規模社會實踐,去確定自己的分析哪里有問題的原因。
很快一行人在劉桐的帶領下來到了未央宮,上一次大朝會在萬象神宮那邊開的,這次自然得換個地方,對這種細節,劉桐還是很講究的。
隨著劉桐的落座,所有的文武群臣也都按照次序入座,也就多虧現在是漢代,官員本身就有屬于自己的座位,陳曦很多后世的習慣才能延續下去,比方說幾案上的茶水和點心等等。
“接下來將啟動元鳳十一年大朝會,對于第二個五年計劃進行結算,并對于第三個五年計劃的詳細細節進行解說。”劉桐微微坐直然后對著眾人宣布道,她已經不想再搞什么提問環節了,大家到底對什么玩意兒有興趣,劉桐也都清楚,所以也不瞎折騰了,直接上硬菜。
說完,劉桐給陳曦了一個眼神,雖說第三個五年計劃的詳細解說這次是由諸葛亮進行的,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收尾,還是需要陳曦進行通報。
陳曦感受到劉桐傳遞過來的目光,點了點頭,然后起身,在場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眾人瞬間停止了相互之間的交流,他們也想聽一下二五計劃的到底完成的怎么樣,雖說也有風聲說是超額完成了,但能從陳曦嘴里面說出來的,中亞的世家也能安心一些。
畢竟他們現階段能不能拿到更多的物資,全靠漢室是否給力,強大的漢室才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物資,所以在陳曦起身開始宣讀二五的基礎指標的時候,這群人都開始祈禱,希望一切都是超標完成。
“我也差不多知道你們想聽那些,一些細節的指標就不說了,到時候有邸報,你們自己看就是了,大的那些我來大致講一下。”陳曦看著在場眾人笑了笑說道,“首先是鋼鐵產量,目前并州冶煉司,青州冶煉司,以及新建的幽州冶煉司運營良好,漢室鋼鐵產量已經達到了六萬噸每年。”
其實是十萬噸,但因為有孫乾這邊的固定開支,所以陳曦是按照六萬噸報的,畢竟就算是六萬噸對于在場眾人而沖擊也非常大,尤其是羅馬這邊派過來旁聽的蓬波尼在聽到鋼鐵產量六萬噸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懵,什么鬼,鋼鐵產量六萬噸?
“但鋼鐵產量在大幅增多的同時,我們的鋼鐵缺口也在同比增幅,元鳳十年因為農業和手工業需求的緣故,鋼鐵缺口在七萬噸左右。”陳曦一邊宣讀鋼鐵產量,一邊隨口將測算出來的鋼鐵缺口也報了出來,在場眾人聽完皆是嘩然,啥情況,怎么缺口越來越大了,上回不還是不到兩萬噸的鋼鐵缺口嗎?怎么現在年產六萬噸,缺口還變成了七萬噸?
“陳侯,我可以進行提問嗎?”坐在比較前方,對于鋼鐵產量也有足夠認知,自家也有鋼廠的荀諶帶著幾分詭異看著陳曦,在其他人的敦促下抬手詢問道。
“請問。”陳曦面色平淡的點了點頭,他就知道這個數據一出來,一群人肯定是要詢問的,因為這不合符他們的認知了。
“元鳳六年的時候,我們的鋼鐵產量剛剛破萬噸,然后當時說鋼鐵缺口也就是幾千噸,現在我們年產六萬噸,為什么鋼鐵缺口卻變成了七萬噸了?”荀諶很是直接的詢問道。
“因為鋼鐵的缺口會隨著鋼鐵產量的增大而增大,比方說以前收割水稻的時候用的是石刀,元鳳五年的時候用的是鐮刀,現在用的是人力收割機,這三個玩意兒哪個用鐵用的多,你也知道。”陳曦神色坦然的看著荀諶說道,“再還有水桶,以前都是木桶,現在是鐵桶了,再比方說車架,現在的車架應該都經過了鋼鐵加固。”
荀諶聞臉都有些泛綠,合著這么搞,那越搞缺口越大?
??趴窩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