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叫有棗沒棗打一桿子。”
哪怕寧王只捐個百來兩銀子,那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即便寧王一兩銀子也不捐,他陳硯也沒什么損失。
更要緊的,是要露出破綻給寧王,讓寧王以為他好拿捏,不要老想著讓他腦袋分家。
陸中懷疑地盯著陳硯:“本官讀書少,比不得你才智過人,你莫要唬我。”
一聽此話,陳硯便頗為不忿道:“本官讀的是圣賢書,如何能與那亂臣賊子蛇鼠一窩?何況你我也算生死與共,你還未看透我的赤膽忠心嗎?”
陸中動搖了。
自陳硯來了松奉,可謂是險象環生,若非他們盡全力相救,陳硯早已身死松奉。
再加之陳硯為南山百姓所做種種,他也盡數看在眼里,此刻便收了刀。
松了口氣的同時又問陳硯:“薛百戶究竟何時能歸來?”
他實在不擅與這些文官打交道。
若非讀不好書,他何必來干這臭名昭著的錦衣衛。
“想來他們已在島上活動,想要徹底招安怕還需許久。”
薛正等人已上島三個月,長久這般下去也不行。
看來要幫他們一把了。
“待火器與船到手,所有人撤出海灘,讓走私船入港。”
陸中皺眉:“火器和船不知何時才能到手。”
陳硯看向陸中的目光充滿了疑惑。
他實在想不明白這陸中究竟是如何升上總旗之位的。
莫不是有什么裙帶關系?
瞥了眼陸中腰間掛著的刀,陳硯很識趣地將話咽回去,并給他答疑:“今日已是三月十一,若他們想在十五走私,這兩日就要將火器和船都備好給我們送來。”
“他們要是本月不走私了又當如何?”
陳硯:“那寧王和馮勇昨晚就不會宴請本官,你且等著,今日或許就有消息。”
想到昨晚馮勇的不舍,陸中將信將疑。
吃罷早飯,天已大亮,陳硯與陸中等人一同回南山。
剛到村里,就得知千戶所派了人將大炮和火銃都送來了,比他們還來得快。
這些東西送上山后,被放在陳老虎的屋子里,而村里的男女老少們將整個屋子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各個面上喜滋滋。
瞧見陳硯回來,便有個十來歲的孩童興奮道:“大人,我們有大炮了!”
另外一名孩童道:“大炮像只蹲著的猛虎!”
猛虎?難道是虎蹲炮?
此時,千戶所的副千戶孫才哲急急忙忙迎出來:“陳大人,東西我等都已經送到,你們的人清點過了,數量沒錯,船已送往海灘巡邏的民兵手中,不知那些民兵何時撤離海灘?”
陳硯并未當即答話,而是問了陳老虎數量,又一一看過大炮火銃等,確認完好無損。
馮勇給的大炮該是從庫房里翻出來早已經不用了的,炮身被一層厚厚的灰所覆蓋。
單看制式,確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發明的虎蹲炮,也就是早期的迫擊炮。
雖只有一門,也足以讓陳硯高興不已。
他是有炮的人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