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擠了進來,頗為焦急道:“陳大人要的炮和火銃都送來了,陳大人何時將人撤回來?”
陳硯扭頭看他,見那將領臉色有些發紅,明顯是急的。
他心中一動,便猜測這個月有走私船靠岸。
陳硯道:“我等都未見過大炮,還請這位大人親自操作一番,讓我等學上一學。”
那將領許是不想惹事,當即答應下來。
虎蹲炮全重36斤,成年男子可輕易抱起放在合適的位置,可謂十分便利。
使用時將鐵環套進炮筒,卡在第四節鐵箍上,再用鐵釘將鐵環固定在地面上。在炮尾處的地面上挖個坑,將炮尾放進去,再用鐵板固定炮尾。
發射前,用布包裹引線,往炮筒里加入火藥并壓實,再加入少量泥土后注入多枚小鉛彈,之后再加入少量泥土注平,加入木質隔片,再在隔片外繼續依次加入上述物品,待到整個炮筒填滿,用一個大鉛丸堵住炮口。
將領在他所帶士兵的幫助下做完這一切,回頭對陳硯拱手,道:“再點火就能發射,你們炮彈少,本官就不點火了,以免浪費。”
無論民兵還是團建村村民都將整個過程看得清清楚楚,再聽那將領如此一說,也深以為然。
炮彈一共只有二十發,對付倭寇都不夠,此時只要知曉如何用也就是了,不該浪費。
更覺得這位將領考慮周到,實在是好人。
陳硯卻道:“既要教導眾人用炮,自是要連點火一同教。”
那將領明顯不悅:“下官提醒陳大人,點火可就要浪費鉛彈了。”
有一村民開口道:“大人還是別浪費炮彈了,這些都不夠打倭寇的。”
不少人隨聲附和。
最難的填彈已經學會,剩下的只有點燃引線,派一個老婆子都能辦到,何必浪費?
陳硯卻堅持:“點火。”
馮勇一向與他不對付,萬一給一個壞的大炮忽悠他,等真正要用時卻用不出來,到那時可就損失慘重了。
即便馮勇給的是好炮,也要小心。
前世他看過一些史料,明朝的大炮很容易炸膛,這些常年與炮彈打交道的將士或許有降低炸膛帶來的損害的辦法。
為此浪費一枚炮彈,他認為是值得的。
何況這將領是馮勇的人,而馮勇與他敵對,無論這將領想做什么,只要反著來,大概是不會出錯的。
那將領臉色沉下來,頗為不滿道:“真是不識好人心。”
這句話前面還有一句:狗咬呂洞賓。
呂洞賓自是他自已,狗又指的是誰?
這是句俗語,團建村百姓一聽便怒了,站在那將領身邊的一名男子將那將領推了一把:“你罵誰是狗?”
那將領大怒,拔刀回頭就要去砍人,后背又被另一邊的村民推了一把:“敢當面罵陳大人,你不想活了是吧?”
此次不等那將領回頭,后背就挨了一拳,讓他一個趔趄險些摔倒。
那將領大怒,轉頭對上自已剛剛被錘的方向,怒喝:“是誰敢推本官!”
他堂堂朝廷命官,竟被一群刁民欺辱,豈有此理!
那將領剛想繼續逼問,后背又被人踹了一腳,讓他整個人朝著前方的村民們撲過去,村民們可不會接著他,數只大手伸過來,將他推出去,他腳下被什么絆了下,摔了個四仰八叉。
四周哈哈大笑。
那將領臉色鐵青,手腳并用從地上爬起來,怒目掃向眾村民,惱恨道:“你們膽敢對朝廷命官動手,你們給本官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