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這種情況下,他才能夠讓陳氏繼續綿延下去的同時,讓天下變得更好。
于是,他提筆寫信。
.........
開皇十二年,冬。
天上的大雪緩緩的落在地上,將整個洛都都裹上了一層銀裝,令所有人都有些許的沉默與感慨。
陳安民領兵前往西域鎮壓一切,而朝中則是出現了不少的說法。
當年在思想之爭當中失敗了但卻又沒有完全失敗的儒家此時進化出了一個新的流派,這個流派更加類似于歷史中原本的董仲舒之儒,而他也正式提出了先前董仲舒沒有提出來,但歷史中的董仲舒卻提出來了的“三綱五常”。
楊堅在聽聞儒家提出來了這個道理的時候,瞬間大喜,當即便是奉這位提出了如此思想的大儒為司空。
位列三公。
也同時,在整個洛都學宮,長安學宮中宣揚此等學說,隱隱約約之下,政治學的風頭甚至是被掩蓋住了不少。
但與楊堅如此喜愛此等思想相對應的是,朝中的門閥也好,世家也好,朝臣也好,思想家也好,天下大儒、大思想家也罷,都對這個思想十分厭惡。
尤其是其中的君為臣綱。
在他們看來,這是對于人性的一種踐踏,而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已經發育了一段時間的楊勇悍然站了出來。
他面對朝中大臣們的進攻,赫然表示支持皇帝、支持這位大儒!
而有了晉王的支持,獨孤氏也進一步的表示對這個思想的支持,這更加表現出了獨孤氏站在了晉王身側。
但....這個時候的楊堅卻并沒有懷疑晉王,甚至沒有對晉王生氣。
反而是....覺著晉王委屈了。
........
大殿之中
楊堅面容上帶著些許的愧疚之色,他看著楊勇說道:“勇兒,當真是辛苦你了,此次事情,只怕是會讓那些朝臣視你為眼中釘啊。”
楊勇卻是一副慷慨之色,臉上帶著些許肅穆與恭敬:“兒臣從前不懂為何自已對父皇如此發自內心的恭敬,而如今,這三綱五常學說一出,兒臣才真正的明白啊。”
“原來,在天地之中冥冥有所定,父為子綱,做兒子的就是要以父親的命令為綱啊。”
“這也正是契合了兒臣從前的所為。”
“那些朝臣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竟然想要對抗父皇,這本就是一件錯誤的謬論之事。”
“兒臣又怎么可以不視其為敵人呢?”
“兒臣并非是想要與他們敵對,反而是想要教會他們這個真理啊。”
楊勇的一番話說的楊堅心中感動,但心中的愧疚更深。
他心中,對于是否要將皇位傳承給太子,又再次動搖了一次。
而這正是楊勇的目的。
_l